返回

第35章 邮筒不会打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章 邮筒不会打烊 (第2/3页)



    江临风立刻凑了过去。

    屏幕上,一行绿色的代码在闪烁,像黑夜里的萤火。

    对方没有发送任何信息,只是发来了一个请求,一个标准的DTMF拨号音,翻译过来是七个数字。

    “7796-007。”金小霜迅速解读出来,“7796是韦某英回应你的编号,代表‘姐姐的蓝布衫’。后面的007……是吴守业通讯录里七个未公开节点中的最后一个,但后面没有任何标注。”

    江临风的瞳孔猛地一缩。

    吴守业的通讯录里,“甲子-9”旁边标注了“王有福信,转递成功”,而这个“庚申-7”(即007号节点),后面是空白的。

    这说明,这个节点的使用者,吴守业自己也未曾验证过其身份和可靠性,或者说,这是一个备用节点,一个幽灵节点。

    “他想做什么?”江临风喃喃自语。

    “他在试探我们。”金小霜指着屏幕,“他用了韦某英的编号,证明他一直在关注清明桥村邮局,甚至可能知道我们和韦某英的接触。他用了一个未知的节点编号,是在考察我们是否完全掌握了吴守业的遗产。他选择在陵园发起连接,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象征。”

    一个活人,在陵园里,试图连接上这条通往亡者心声的邮路。

    江临风的大脑飞速运转。

    对方是谁?

    是吴守业的另一个追随者?

    是十七宗案件中某个受害者的亲人?

    还是……一个设下陷阱的对手?

    “能回应吗?”江临风问。

    “可以,但我们回应什么?”金小霜看向他,“这就像对暗号,说错了,对方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江临风盯着那串数字,脑海里闪过吴守业磁带里的声音,黄阿婆的眼泪,韦某英佝偻的背影,还有那把挂在邮筒上的铜钥匙。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吴守业留下的,不只是一套系统,更是一种信念。

    相信这条路上的人,会懂他的语言。

    “回应他,”江临风沉声说道,“用那把伞。”

    金小霜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

    她立刻在键盘上操作起来,将那个画在邮资凭证背面的、歪歪扭扭的雨伞图案,通过特定的图像转音频协议,编码成一段独特的DTMF信号。

    这并非吴守业系统里的标准信号,而是江临风他们自己的创造,是基于对“姐姐的蓝布衫”的回应而产生的新的“回音”。

    信号发出。

    网络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就在金小霜以为对方已经下线时,新的信号传了回来。

    这一次,不再是数字,而是一段经过变声器处理的、嘶哑的男声,断断续续,仿佛信号极差:“王有福……没白死。信……我收到了。东西,在白塔陵园,丁区,14排,09号。去拿吧,警察同志。有人,在看着你们。”

    话音刚落,连接彻底中断。

    金小霜立刻尝试追踪,但对方的IP已经像泥牛入海,消失无踪。

    “丁区,14排,09号……”江临风重复着这个地址,心中巨浪翻涌。

    那个神秘人,不仅收到了王有福的“信”,还知道他们的警察身份!

    他不是在试探,他是在“转递”!

    就像当年吴守业做的那样。

    “江队,这可能是个陷阱。”金小霜的脸色很凝重,“他点明了我们的身份,又把我们引向一个具体的地点,太刻意了。”

    “我知道。”江临风的目光却异常坚定,“但这也是目前唯一的线索。吴守业的‘邮路’,在三十年后,终于有了第二个‘邮差’。不管他是谁,他冒着风险送出的这封‘信’,我们必须去收。”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白塔陵园位于城市的最西边,偏僻而肃静。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刘振民副厅长的私人号码。

    “刘厅,我是江临风。我们可能找到了王有福那封‘信’的收件人。我需要申请支援,对白塔陵园进行一次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