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 邮筒里的左手指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章 邮筒里的左手指纹 (第2/3页)

慨的时候。

    “能做三维重建吗?我需要确认印痕的压力分布特征。”

    “没问题。我连夜组织人手,用最新的模型进行三维重建。初步结果已经出来了,印痕的压力中心偏向指肚左侧,完全符合左手拇指在抓握抽屉边缘时的自然发力特征。这绝对是一枚左手拇指印。正式的专家意见书,半小时后发给你。”

    半小时后,窗外的暴雨终于彻底停歇,几缕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邮局湿漉漉的屋檐上。

    江临风的手机收到一份加密文件。

    他将赵婉华出具的专家意见书与认罪信的照片并列摊开在屏幕上,两份证据相互印证,构成了一条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他深吸一口气,将这张合成图上传至“十七号行动”的内部工作网络,标题只写了六个字:“补案01,闭环。”

    与此同时,远在珠城的芳姐已经行动起来。

    她并未身着警服,而是换上了一套干练的行政套装,以省环卫协会“协助地方单位排查旧工服管理流程漏洞”的专家名义,走进了珠城环卫局的大门。

    在与韦大柱所在的早班清洁组召开的座谈会上,芳姐言辞温和,态度亲切,仿佛真的只是在进行一场普通的行政调研。

    但她的目光,却如鹰隼般锁定了角落里那个沉默寡言的男人。

    韦大柱,身形微驼,皮肤黝黑,一双指节粗大的手因为常年的劳作而布满老茧。

    芳姐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在别人发言时,他总会下意识地低着头,用右手搓着自己左手的大拇指;轮到他喝水时,那只印着“珠城环卫”的搪瓷杯,被他稳稳地用左手端起;而当芳姐在介绍“新式工服内置身份识别芯片”时,无意中提到“指纹录入”四个字时,韦大柱端着水杯的左手手指,骤然收紧,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座谈会结束后,芳姐在起身离开时,一份文件“不经意”地从文件夹中滑落,掉在了韦大柱座位旁的地上。

    那是一份内部流程图,标题用醒目的黑体字写着——《高精度指印残留提取与远程比对作业流程图》。

    韦大柱的视线在文件上停留了足足三秒,才像被烫到一样移开。

    第二天清晨,芳姐的线人——一名与韦大柱同组的匿名保洁员——便发来一条信息:“芳姐,你让我们留意的老韦,昨晚在宿舍楼后面的垃圾焚烧炉里,偷偷烧了一件很旧的蓝色工装。”

    所有线索都已汇合,指向了唯一的终点。

    然而,江临风并没有立刻向检察院申请逮捕令。

    他选择了一种更安静,也更具穿透力的方式。

    他驱车带着陈秀英和黄阿婆,一同前往珠城。

    她们没有去任何公安机关,而是停在了珠城第一看守所外的马路对面。

    江临风将一个小型录音笔交给早已在此等候的金小霜,低声嘱咐了几句。

    金小霜点点头,转身走进了看守所。

    她通过监管民警,将一段录音播放给了刚刚因“焚烧公共财物”(那件旧工装被作为调查由头)而被临时拘留的韦大柱。

    录音笔里没有严厉的审讯,也没有法理的陈述,只有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