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补丁之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1章 补丁之下 (第3/3页)

风的目光沉静如水。

    金小霜的报告同时传来:“江队,目标手机信号刚刚连接了电话亭内的便携式Wi-Fi热点。”

    “就是现在。”江临风下令,“把‘十七号行动’最终版音频,推送到这个设备。”

    一段音频,通过热点信号,精准地传入了韦大柱口袋里那部老旧的智能手机。

    寂静的电话亭里,声音突兀地响起。

    先是王有福苍老的忏悔,诉说着目睹的一切;紧接着,是杨小满在母亲墓前录下的、那阵强劲而有力的心跳声,一声声,仿佛敲在韦大柱的心上。

    就在他浑身颤抖,几乎要站立不住时,一段新增的录音响起了。

    那是一个苍老女人的声音,说着一口地道的清明桥村方言,正是陈桂花的妹妹,陈秀英。

    她用几乎是哭出来的声音,念出了姐姐生前最爱对弟弟说的那句话:“弟弟,下雨了,记得收衣裳啊……”

    这句再寻常不过的叮咛,此刻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韦大柱二十八年来用沉默和麻木构筑的坚固堡垒。

    音频的最后,是一个沉稳而清晰的男声,是江临风亲自录制的:“韦大柱,你姐姐的案子,有人听了。”

    手机从韦大柱的手中滑落,他靠着冰冷的电话亭玻璃墙,缓缓地蹲了下去,像一头被彻底击垮的野兽,发出了压抑而痛苦的呜咽。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韦大柱出现在了早已停用的清明桥村邮局旧址前。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没有贴邮票,只是犹豫了片刻,便将它投进了那个已经生锈、落满灰尘的绿色邮筒里。

    江临风就站在不远处的拐角。

    他等韦大柱走远,才上前,用备用钥匙打开了邮筒的锁。

    里面空空如也,只有那一封孤零零的信。

    他戴上手套,小心地取出信件,展开信纸。

    内文极其简单,只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像是用尽了写信人一生的力气:“我就是那天晚上,推倒了姐姐的煤炉。”

    信纸的右下角,清晰地按着一枚完整的左手拇指印,墨迹均匀,纹路深刻。

    江临风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立刻想起了“1996案”卷宗里那枚最关键、也最令人扼腕的证据——在陈桂花家唯一没有被翻动的抽屉边缘,提取到的一枚残缺指纹。

    两枚指纹的图像在他脑海中瞬间重合,像两块失散多年的拼图,严丝合缝地拼凑出了一条完整的纹路。

    尘埃落定。

    江临风的脑海里,忽然回响起黄阿婆坐在阳光下,悠悠说起的那句话:“老吴说过的,邮差的最后一封信,不寄给活人,是寄给心安的。”

    他轻轻地将信纸折好,放进物证袋,在标签上写下“十七号行动·补案01”。

    他抬起头,望向东方天际那轮挣脱云层、喷薄而出的太阳。

    晨风穿过空荡荡的邮局大厅,带着清冷的气息,像一声迟到了整整二十八年的悠长回音。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

    然而,就在江临风转身准备离开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他掏出来一看,是金小霜发来的一条加急信息,只有一句话,却让刚刚放晴的天空,瞬间又被一层疑云笼罩。

    “江队,信纸背面的水印,有点不对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