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锈线上的回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8章 锈线上的回信 (第3/3页)

像是想起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

    “我想起来了……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大概是半夜吧,老吴突然敲我房门,把我给吓醒了。他神神秘秘的,说要跟我借他那身旧的邮差制服,说是要去送一趟‘特殊信’。”

    黄阿婆起身,在床头一个老旧的木箱里翻找起来,最后翻出了一张压在箱底的黑白照片。

    照片已经有些模糊,但画面依然清晰可辨:漫天大雪的背景下,一个穿着褪色邮差绿制服的***在一栋破旧的筒子楼前,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手里没有拿邮包,而是紧紧攥着一个用红布包裹起来的、方方正正的东西。

    那个男人,正是年轻一些的吴守业。

    江临风盯着照片里吴守业手中那个红布包,一个大胆而震撼的念头在他心中轰然炸响。

    吴守业当年,或许是通过某种渠道,收到了王有福从劳改农场寄出的这封忏悔信。

    但他发现,收信人李桂花已经离世,这封信成了一封永远无法投递的“死信”。

    然而,这位耿直了一辈子的老邮差,却没有将它简单地退回或销毁。

    他选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穿上自己象征着“信使”身份的制服,亲自走完了这趟无法投递的旅程。

    他送的不是信,而是一个罪人迟到的忏悔。

    他要去的终点,是那个已经人去楼空、再也无人等候的受害者家门口。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替一个无法亲自到场的罪人,把这份沉重的歉意,送到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当晚,江临风回到物证中心,将王有福的亲笔信小心地扫描进电脑,归档,编号为“十七号行动·甲子-9·补证01”。

    他没有按照规定立刻将原件移交检方,而是破例做了一个决定。

    他找到金小霜,请她将信的内容录制成一份音频,用一个苍老、沙哑、充满悔恨的男声来朗读。

    随后,他修改了“甲子-9”节点的播报程序。

    在系统播报完李桂花的生平信息后,插入了十秒钟的静默。

    紧接着,王有福那句迟到了十七年的忏悔,通过电波,在清明桥村的夜空中响起:“……桂花,我对不住你。”

    第二天清晨,江临风打开电脑,调取系统后台日志。

    一行绿色的记录跳入他的眼帘:清明桥村的信号转发器,在凌晨三点零七分,首次触发了“心跳回传”协议。

    那是杨小满在安装设备时,私自加装的一个简易反馈模块。

    它很简单,只有一个功能:当收听者按下设备上那个隐蔽的红色按钮时,就会向中心服务器回传一个信号。

    这意味着,有人在深夜里,完整地听完了这段特殊的广播,并且,按下了回应的按钮。

    是谁?

    江临风望着屏幕上那条跳动的记录,缓缓合上了笔记本电脑。

    他拿起桌上的记事本,在第五行字“而风,从不替沉默者撒谎”的下方,用笔尖刻下了第六行字:“有时候,认罪,也是一种回家。”

    窗外忽然起了风,吹得办公室窗框上那块松动的铁皮“哐啷、哐啷”地轻颤着,像极了有人在门外,迟疑而固执地,轻轻叩门。

    江临风的目光,最终落在了“甲子-9”节点日志的入口上。

    那个回传信号的设备编码,正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他去追溯源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