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奉北航校建立,苏长青制作奉北野战军新式军装 (第2/3页)
国自主建设的京奉铁路(北宁铁路)和东洋帝国控制的南满铁路、中东铁路。
大联港也是奉北最大外贸港,年吞吐量远超津门、上沪之外的其他大夏国港口。
农业与轻工业方面,
像农产品加工。
奉北是大豆、小麦、高粱主产区,豆油、面粉加工厂密集(如哈城、春城的榨油厂)。
纺织与食品工业方面,奉天、营口等地有近代化纺织厂;啤酒酿造(如哈城啤酒)。
31年时,奉北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其中重工业占比更高。
奉天、哈城、大联等城市人口超百万,产业工人数量居全国前列。
同时,奉北地区的电力消费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远远超过了关内的其他省份。
而如今,小鬼子关东军掌控了奉北地区的绝大多数工业区域。
而即便是苏长青建立了三大根据地,其工业水准也无法与关东军实控的奉北区域相比。
“好在,日耳曼帝国已经占领了高卢帝国。”
“谁都明白,日耳曼帝国对北极熊帝国威胁极大。”
“在这种情况下,北极熊帝国的政策西移,不过对于东洋帝国。”
“北极熊国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大量的工业援助、专家也从远东地区进入根据地。”
“这也能快速提升根据地的工业水准。”
奉北地区的三大根据地,与北极熊国控制的远东地区并不远。
北极熊国的专家,工业支援也方便。
当然!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苏长青可是花了不少钱才办到这件事情。
除此之外!
五台山根据地的一大批技术工作人员,也纷纷北上。
这些都是五台山根据地的工业骨干,以他们为骨架搭建起奉北根据地的野战体系。
就能够变得更为简单。
当然!
苏长青的系统加持,也能令工业体系的建设。
事半功倍!
“这段时间,我们的空军部队一直在海参崴地区训练。”
“说到底,海参崴目前是北极熊国实控。”
“如今,我们和北极熊国处于合作期,北极熊国也对我们有所求。”
“所以!”
“万事当然也是极为方便的。”
“不过!”
“一旦北极熊国与东洋帝国之间,达成什么秘密协定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