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一天一个价 (第2/3页)
“千万别说啥跑腿下力的话!就是该他干的!您千万别客气!怎么顺手怎么使唤他!把他当牲口使,我都没二话!”
八爷连忙笑着摆手,语气更显得亲近:
“说啥铺路不铺路的?太外道了!阳子这孩子懂事能干,有心眼有担当,我是真把他当成自家亲侄子待的!”
“当长辈的,有这能搭把手、能扶一程的好事儿,能不先紧着自家晚辈吗?”
这话他说得极其自然顺溜,语气里那份真切的亲昵和看中,连旁边几个支着耳朵听的摊贩都听得直点头,看向林大海夫妇的眼神又多了几分不一样。
这集市上混的,不少摊主都认得八爷这位在县城里响当当,跺跺脚地面都颤一颤的老江湖人物。
眼见着这平日里老实巴交、闷头做买卖的林大海夫妇,居然和八爷如此熟稔热络,语气里那份随意的亲昵像是几十年的老交情,各自心里那杆秤都拨得飞快。
以前也有像周亮那些穿官衣的人在林记卤煮摊子附近转悠,明里暗里照应着,使得那些没眼力见的混子不敢惹这对夫妻。
但那是一种带着距离感的“照看”,是“有人护着”的安稳。
可眼下八爷这种拍肩膀、唠家常、掏心窝子话的语气,透出的可是实打实的情分和深厚的背景!
一些心思最活泛的摊贩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暗自嘀咕:
这林家两口子看着比闷葫芦还老实巴交,儿子背后却有这么大的能量?
有周亮那帮人明着照看还不够,连八爷这等人物都亲自称兄道弟地搭着线?
既然都有这通天的关系了,还天天顶风冒雪在这破集上卖辛苦钱做卤煮,究竟是图啥呢?
林阳趁机赶紧当着爹娘的面,把“请假”的事又郑重其事地强调了一遍。
待会儿回家拿几件换洗衣物和洗漱的用具,下午就得跟着八爷“进厂学习”。
接下来还得跟着八爷跑关系办执照,见见领导,可能得去省城或者别的县联系老关系买窑口设备……
总之事儿又多又杂,没十天半个月肯定回不来。
重点就是反复提到“砖窑厂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