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买粮、买料 (第2/3页)
过一段史料:在崇祯元年的时候,山西各地的粮价还维持在一两五钱每石的水平,现在竟然高达四两银子一石!
一个伙计嬉皮笑脸的看着刘岱,招呼道:“这位大人买粮食?那可要快些了,如今鞑子入寇,各地的粮食都紧俏,今天是四两银钱一石,等到明日就要五两银子了!”
“好胆!”
刘岱一把揪住伙计的衣领,呵斥道:“国难当头,你们竟敢哄抬粮价,不想活啊!”
“这、这位大人息怒,我们也要本钱的,现在进价就贵,我们也不可能折本贩卖啊?”
刘岱冷声一声放开手,问道:“你们的粮食从哪里买进的?”
“这,是范家的货队卖的,进价就三两七千呢!”
“范家?是张家口的范大家吗?”
“是啊,那可是手眼通天的豪商,人家说卖多少银子,我们只能这么卖,惹不起人家啊!”
刘岱微微皱眉,暗道:“晋商八大家之首的范永斗?这样的狗汉奸,老子早晚收拾你!”
“给我装一百五十石粮食,记住要精粮,如果有半点掺杂,老子砸了你的黑店!”
“是、是,小的不敢掺杂。”
说着,伙计急忙招呼同伴去后院装米,刘岱见状刚要询问为何不在前店装,伸手在柜台上的米缸内一淘,手中满是沙子和麸皮,不由得骂骂咧咧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一百五十石粮食装好,装粮食的麻袋在粮店后院堆得小山一般。刘岱却只给了一半货款,剩下的三百两银钱坚持等到粮食送到之后再给。
“这位大人,这些粮食送到哪里?”
刘岱说道:“北原堡,你们粮店出车出人送过去,我派人给你们带路,记得没有脚费啊!”
“这、不合适吧?这么多的粮食,小店要往返运送好几次才能运完,大人多少给点脚费吧?”
“四两银子一石还要脚费啊?就这么办!”
说完,刘岱对谢东乡说道:“你带着两个青壮押车回去,记得清点好数量再清账。”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