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深交所抢跑 (第2/3页)
型、技术先进型企业。】
【1990年广东新增外资企业超500家!其中以台资鞋厂(如宝成集团)、港资纺织厂为主力】
【虎门服装产业强势崛起!富民时装城盛大开业,吸引了大量江浙布料商入驻,初步形成产业链条】
【“三来一补”模式如火如荼!1990年广东此类企业数量已超4万家,吸纳农民工超500万,其创汇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65%!】
【港岛资本是绝对主力!占广东外资比例超70%,巨头动作频频:李家城投资深圳盐田港已于近日签约,霍正英建设番禺洛溪大桥……】
一条条信息,如同拼图般在秦远眼前展开,勾勒出1990年广东这片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的蓬勃景象!
“怪不得方明海说前期原料供应出了问题,后来解决了……”
秦远喃喃自语,“原来是虎门富民时装城开业,吸引了大量江浙布料商南下,打通了供应链!”
“而他所说的“随时可以扩大产能”,也是真真切切。”
“‘三来一补’的模式,国家只收低廉的加工费,政策红利加上近乎无限的廉价劳动力供给,让1990年的广东,成为了低门槛、快周转出口加工业与商贸业的天堂!”
“个体户、早期嗅觉敏锐的外商,更是成了这场饕餮盛宴的最大受益者。”
他的心跳在加速。
深城、莞城因贴近港岛,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国内制造业的桥头堡。
羊城也因为依托深厚的商贸底蕴,稳坐枢纽地位。
而一个小小的顺德此时正悄然孕育着未来家电巨头的雏形……
秦远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和地名,看着这扑面而来的、充满原始活力和野蛮生长气息的经济图景,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恍若隔世”之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他,正站在风口浪尖!
然而,这看似平静繁荣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
苏联的动荡、国内经济转型的阵痛、以及资本、人潮与政策激烈碰撞……都隐藏在这片火热的景象之下。
突然!
秦远的目光被报纸右下角一则不起眼的短讯牢牢锁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