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太夫人的心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太夫人的心思 (第3/3页)

 她知道这母子俩想干嘛,见面也不过是赏些东西,再让侯府出面,与成国公一起给圣上施压,无非就是要解了太子的禁足,当一切都没发生过,照样父慈子孝,照样胡作非为。

    “国公爷那呢?”兄长是什么脾性,她很清楚。对这个姐姐向来是有求必应,尤其是立了太子后,更加肆无忌惮。

    原本就是两朝元老,救过先帝也扶持过当今圣上,地位卓然,每每上朝,都是赐座于文华殿东楹,是大贞除了梁王爷以外,能坐着上朝的。

    女儿做了皇后,母仪天下,外孙做了太子,一国储君。只要不乱来惹事,专心读书,学习治国方略,日子就能顺当。

    做太子当仁爱有德,海纳百川,重贤用能,将来才能开创大贞的海晏河清。

    可太子偏偏要反其道行之,妒贤嫉能,信小人远忠仆,已经贵为储君,还要打压残害忠良,视人命如草芥,疯狂敛财,身边尽是些谄媚之徒。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储君,大贞要是落到他手上就完了。

    对太子的恶行,皇后与国公爷放任不理,只说孩子大了就好,不过是任性顽皮了些。

    在他们眼中,欺君罔上,贪墨国帑,残害忠良,败坏朝纲,荒废典学......这些统统都是孩童般的任性顽皮。

    他是当朝太子,一国储君,他也是一位父亲,也是大贞的未来。

    “国公爷也让人传话,说让您与皇后娘娘多亲近。”常嬷嬷更正了下原话,反正她只能理解到这个意思。

    国公爷的原话是:“要共同扶持太子,咱们是一家人,有福一起享,有什么难关,自然是要一起扶着过,哪能置之不理。太子有难,皇后娘娘都急病了,这事关王家满门的荣辱,太夫人得上上心。”

    这话说的,好像是她们太夫人气病了皇后,为难了太子,还辱没了门风。

    老夫人轻轻揉着眉头,“传话出去,就说我头晕目眩,起不来床了,再把府里的百年老参给娘娘送过去,请她保重身子。”谁爱掺和谁掺和去,武安侯府还鸡毛乱似麻,自己儿子她都无能为力教好,谈何去管教人家的儿子。

    这次闹这么大,定有她不知道的内情。往常太子也没少惹事,但这次出动了梁王,想必是陛下不想继续忍了。贪墨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身为太子如此不检点,这个位子,她看还是换人做吧。

    虽说她对武安侯这个爵位没什么感情,但总得为孩子们想想。她可不想百年以后,留给松儿的,是个空架子。

    至于太子,也该受点教训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