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忠勇韧毅,国魂所系 (第2/3页)
下提及此事很是繁琐。我便趁机提出帮殿下甄别挑选邸报内容,先行筛选整理,再上呈供殿下审阅定夺,以减辛劳!”
素来善于自持的林寒酥,说起此事,也忍不住眉梢飞扬。
“她就同意了?”丁岁安小有诧异。
“嗯!殿下允了!往后每日晨午,我去紫薇坊当值两个时辰,专司邸报内容初审!”
这事.......着实出人意料。
邸报是朝廷喉舌,怎算也是一处非常紧要的地方。
林寒酥第一次面见兴国,便得了如此信任?
难道因为同为女子的原因?
再者,如今大吴的权力格局,兴国可谓一人之下,林寒酥因为这份差事,难免会常伴其左右。
很有些陛下身边秉笔太监的意思了。
以后,她身上有了‘殿下的人’这样的烙印,再不必像以前那般处处小心。
无论怎看,此事皆利大于弊。
“好事!”
“呵呵,你晓得我明日上值第一日要做甚么?”
“做甚?”
“便是将你那首忆秦娥刊印邸报,供全军传阅、下发地方州县。”
说到此处,林寒酥唇角含笑,灼灼目光是与有荣焉的自豪,“小郎,你到底还有多少本事瞒着我?”
“那要姐姐自己探索,我若甚都说出来,会显得我没有深度!”
......
四月下旬,在遮遮掩掩了一个多月后,朝廷邸报中终于开始正面提及南征一事。
但用到词汇多是‘战事不利’‘战略退却’,既未提及伤亡数字,亦未说明南昭‘不臣不贡’。
邸报简略提及的失利原因,皆归咎于镇国公夏继业‘轻敌冒进’、‘指挥失当’。
虽然死人已不能治其罪责,但邸报这种朝廷喉舌都发话了,基本上夏继业作为背锅侠已成定局。
当然,有反面人物,便有正面人物。
这回的正面人物便是龙卫军什长丁岁安。
相比失利的零星报道,关于丁岁安的消息简直铺天盖地。
什么战略退却过程中与大军失散,什么临危不乱、孤身救袍泽、横穿重阴山。
那文章写的是慷慨激昂,可歌可泣,偏生最后还给了大伙一个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毕竟平安归国了。
多看上几篇,恍惚间还以为大吴胜了。
宣传的规模很大,节奏也很快。
因为正统四十八年的六月初九,圣上八十整寿.......
寿诞前,务必要消解民间因南征一事而产生的悲观情绪,营造出万民同庆的喜庆氛围。
这件事对丁岁安个人来说,最大的影响便是因为忆秦娥传遍大吴而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