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走老美的路,让老美无路可走! (第2/3页)
成一次发射。
当时的情况比较紧急,有工作人员付出生命代价才排空了火箭里的有毒燃料。
好在最后是一次性火箭报废,卫星完好。
事故原因是火箭控制系统的程序配电器控制点上有0.15毫克铝质多余物熔化,然后造成控制接点短路,接着导致助推火箭发动机氧化剂副系统断流阀门提前关闭,进而导致发动机自动紧急关机。
这次发射的失败给老中的航天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牢记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航天局决定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航天质量日。
五个月之后的第二次发射才成功把一号澳星发射出去。
但是后来发射二号澳星的时候又出了问题。
不过这次不是火箭出问题,而是卫星炸了。
火箭起飞后约48秒“二号澳星”爆炸,火箭将剩余残骸送入预定轨道。
两国的故障调查联合声明中指出,火箭或整流罩在设计、制造和装配上没有导致此次故障的缺陷。
但是……或许是两国真的需要合作,所以也没有找到卫星在设计和制造上有导致此次故障的缺陷。
反正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老中证明了自己的航天能力,进入了国际市场。
只不过后来又有一次更大的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遇难,也为老中的“航天质量”发展敲响了警钟。
那之后老中发愤图强,一边自己努力,一边趁着蜜月期吸收外部先进知识,甚至很多技术人员还跟对面的技术人员交上了朋友,拿到了更多的先进技术。
但这个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
到九十年代末老美拿出了《考克斯报告》,指责老中窃取技术,终止了商业合作。
更后来甚至有《沃尔夫法案》,直接禁止NASA与老中有任何技术合作,两国航天合作彻底中断!
结果这么多年不见,两国从某方面来说竟然攻守易型了。
“……不过他们这个X-33成功首飞归成功首飞,哪怕它硬说自己是太空穿梭机,但它最初设计的时候可没有为载人做准备,而是只作技术验证,顶多就是运个一吨多的货,还是赶不上可以载人的木鸢号。”
“确实,就算强行改成载人的,估计运四个人就极限了,并且还是没有舷窗的闷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