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萧书生抽剑引酒令(二) (第3/3页)
人”,剑尖点地,分出三道残影,似有三人对饮;第三式 “会须一饮三百杯”,剑势陡然加快,如豪饮般畅快淋漓。
正练到酣处,忽听院墙外传来一声赞叹:“好剑法!既有文气,又有酒意,真是难得一见!” 萧琰收剑回头,见墙外站着个白衣男子,面容儒雅,腰间悬着个玉笛,正含笑望着他。
“阁下是谁?” 萧琰握紧剑柄,警惕地问道。白衣男子却纵身跃入院中,拱手道:“在下柳惊鸿,浣剑山庄庄主。方才路过此处,听闻剑气悠扬,便忍不住驻足观看,唐突之处,还望萧公子海涵。”
萧琰心中一惊,柳惊鸿的名号他早有耳闻,据说他不仅剑法高超,还是姑苏有名的文人,一手行书冠绝江南。“原来是柳庄主,在下萧琰,失敬失敬。” 他收起长剑,拱手还礼。
柳惊鸿走到他面前,目光落在他的剑上:“萧公子的剑,名为‘寒川’吧?此剑是前朝名匠所铸,剑身能映出江河月色,没想到竟在公子手中。” 萧琰点头:“庄主好眼力,此剑是家师所赠。”
“令师可是隐世剑客苏墨先生?” 柳惊鸿又问。萧琰愈发惊讶:“庄主认识家师?” 柳惊鸿笑道:“苏先生是我的前辈,当年我曾有幸见过他一面,他的‘文心剑法’令我印象深刻。方才公子练剑,招式中颇有苏先生的风范,我便猜了几分。”
两人在梨树下坐下,柳惊鸿说起苏墨先生的往事,萧琰静静听着,心中泛起暖意。聊到兴起,柳惊鸿忽然问道:“萧公子,三日之后与吴少恒的比剑,你可有把握?” 萧琰道:“吴公子虽有几分蛮力,但剑法杂乱,在下应能应付。”
柳惊鸿却摇头:“吴少恒本身不足为惧,但他身边有个护卫,名为‘黑虎’,是江湖上有名的凶徒,惯用蛮力,出手狠辣。吴少恒定会让黑虎暗中相助,你需多加小心。” 萧琰皱眉:“庄主如何得知?” 柳惊鸿叹了口气:“吴知府为了让儿子在酒令剑会上出风头,早就暗中招揽了不少江湖人。我举办酒令剑会,本是为了弘扬姑苏的文武之风,却没想到被这些人搅局。”
他顿了顿,又道:“萧公子,我看你不仅剑法高超,气度也非寻常人可比。此次酒令剑会,我本想寻找一个能托付重任之人,如今见了你,倒觉得你是合适的人选。” 萧琰疑惑:“庄主有何重任?”
柳惊鸿压低声音:“近来姑苏城外常有盗匪出没,劫掠商旅,甚至伤及百姓。我派人调查,发现这些盗匪与一伙神秘势力有关,他们似乎在寻找一件前朝遗物 ——‘姑苏秘图’,据说秘图藏着一笔宝藏,还有关于姑苏城防的机密。我担心他们拿到秘图后,会对姑苏不利,所以想找一个可靠的人,与我一同调查此事。”
萧琰心中一动,他虽只想在姑苏安心读书,但盗匪危害百姓,他也不能坐视不理。“庄主若信得过在下,萧琰愿尽一份力。” 柳惊鸿大喜,起身拱手:“多谢萧公子!三日之后的比剑,你尽管放心,我会暗中相助,不让黑虎得逞。等比剑结束,咱们再详细商议调查盗匪之事。”
月色渐深,柳惊鸿告辞离去,萧琰站在梨树下,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握紧手中的 “寒川” 剑,知道接下来的姑苏之行,不会再像他最初想的那样平静了。
三日转瞬即逝,这天清晨,姑苏城阳光明媚,浣剑山庄外车水马龙,来自各地的文人侠客汇聚于此,都想参加这场三年一度的酒令剑会。萧琰穿着一身干净的青衫,腰间悬着 “寒川” 剑,步行前往山庄。刚到庄门口,就见阿苏站在一棵大槐树下,手里提着个食盒,正踮着脚尖张望。
“萧公子!” 阿苏看到他,立刻跑了过来,将食盒递给他,“这里面是我做的桂花糕和酸梅汤,你比剑前吃点,垫垫肚子,酸梅汤还能解渴。” 萧琰接过食盒,心中一暖:“阿苏,辛苦你了。” 阿苏脸颊微红:“我就是担心你,你一定要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