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萧书生无意之举(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萧书生无意之举(三) (第3/3页)

    傍晚时分,老李来访。他如今虽任吏部侍郎,鬓角却添了不少白发,见了萧琰就叹气:“女帝萧月瑶今日在朝上问起你,说你最近奏折里总透着焦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萧琰的心沉了沉。女帝萧月瑶的心思最难猜,一句 “焦虑” 或许是关心,或许是怀疑。

    “我能有什么心事?” 他强装镇定,给老李倒茶时,茶水洒在了茶托上,“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过几日自会平息。”

    “平息?” 老李压低声音,“萧月馨的人在暗中推波助澜,连御史台都有人蠢蠢欲动,想参你一本。你以为这是小事?”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案上的砚台,“那东西,你还留着?”

    萧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砚台在暮色里泛着冷光。他确实想过扔掉,甚至想过砸碎,但每次指尖触到冰凉的石面,就想起萧月馨在牢里说的话 —— 有些东西你藏不住。

    “它是证据。” 萧琰低声说。

    “证据?” 老李冷笑,“如今它是催命符!萧月馨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你手里握着他的把柄,这样无论出什么事,大家都会怀疑是你做的手脚!”

    萧琰的心猛地一缩。他从未想过这层 —— 萧月馨故意让他留下砚台,故意让流言四起,就是要把他和自己绑在一起,成则同享富贵,败则同担污名。

    “那我该怎么办?” 他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助。

    老李看着他苍白的脸,忽然叹了口气:“明日早朝,你把砚台交上去,就说当年之事已了,不敢私藏信物。或许能避避风头。”

    萧琰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交出砚台,就像交出了自己最后的武器,可不交出去,只会被萧月馨一步步拖入泥潭。

    他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暮色,突然想起海棠树下的那个夜晚,那时他以为握住的是正义,如今才明白,那不过是萧月馨递过来的绳索。

    次日早朝,萧琰捧着砚台跪在金銮殿上。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砚台上,乌色的石面反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把碎玻璃。

    “陛下,此乃三王爷之物,当年因涉谋逆案而由臣保管,如今案已了结,臣不敢私藏,特来交还。”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女帝萧月瑶盯着砚台看了半晌,又看了看萧琰,忽然开口:“萧爱卿,你可知这砚台的来历?”

    萧琰一愣:“臣…… 臣只知是先皇所赐。”

    “你可知,” 女帝萧月瑶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这砚台是先皇给萧月馨的生辰礼,上面刻着的不仅是他的名字,还有‘永守臣节’四个字。” 女帝萧月瑶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可他辜负了先皇,也辜负了朕。”

    萧琰的额头抵在冰凉的金砖上,不敢抬头。他能感觉到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有好奇,有怀疑,还有幸灾乐祸。

    “这砚台,你留着吧。” 女帝萧月瑶忽然说道,“朕要让你时时看着它,记住什么是忠,什么是奸。”

    萧琰猛地抬头,对上女帝萧月瑶深不可测的眼睛,突然明白了 —— 女帝萧月瑶根本不在乎他是否私藏砚台,女帝萧月瑶要的是一个态度,一个让所有人都看到的、他与萧月馨势不两立的态度。

    可这态度,是萧月馨早就替他选好的。

    退朝时,萧琰捧着砚台走出大殿,阳光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发冷。远处,吏部侍郎正和几位官员低声说着什么,看见他时立刻闭了嘴,眼神里的异样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

    他知道,萧月馨又赢了一局。这方砚台如今成了他的烙印,无论他走到哪里,别人都会想起他是靠揭发王爷上位的书生,想起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流言。

    回到翰林院,萧琰将砚台狠狠砸在地上。石质坚硬,只磕掉了一小块边角,砚池里仿佛渗出了黑色的血。他看着那方砚台,突然觉得萧月馨就在眼前,对着他冷笑:你看,你终究和我一样,被困在这方寸之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