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87章 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87章 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 (第2/3页)

若只论险峻,则远不如蜀中剑门关,若只论雄伟,亦远远不如关中潼关与蜀中夔门关。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座孤立在西北荒原之上的关城,自建成开始到现在,便一直是掌控中原王朝生死的核心关隘!

    从地理上看,它是中原王朝抵御关外蛮族的第一道防线。

    而从经济上看,它则是中原王朝扼守丝绸之路北道咽喉。

    就是这么一座关隘,它不仅掌控着宋之前的每一个中原王朝的战争命脉,同时也掌控着宋之前,每一个中原王朝的经济命脉。

    可以说,一座玉门关,中原生死关。

    而到了大唐,这座关隘,更是因边塞诗的兴起,直接成为了整个中原文明的西陲符号。

    无论是王之涣在《凉州词》写下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还是王昌龄在《出塞》里写下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亦或者是李白在《关山月》里写下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都无不证明了这座矗立于西北荒原之上的关城,如今已然成为了中原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要是让李琚来选的话,他则更倾向于王昌龄那首《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单纯的读着提气.......

    说起来,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如今都已成名已久。

    可怜他如今远离长安,却是未能得见这些盛唐大诗人的风采,可惜可叹!

    李琚站在关城前方,遥望着眼前雄伟的玉门关城。

    心里不禁为自己如今远离中原,不能与这些名人相见而感到惋惜。

    但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

    提醒自己以后再抄诗词时,需得避开这些成名早的盛唐诗人的作品,以免装逼不成反遭人耻笑.......

    “进关!”

    怀揣着这样的心思,李琚大手一挥,招呼了众人一声,率先纵马而出,朝着关城下方的关门靠近。

    而随着关门越来越近,关城之下的场景,也彻底映入李琚眼帘。

    只见关城前方,早已清空了出入关门的商队与百姓。

    唯余一杆王字大旗,与数百名甲胄破旧,却斗志昂然,士气奔腾的唐军士卒在静静守候。

    显然,这群人正是得了李琚消息,早早出迎的河西节度使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