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孔捷赵刚相继离世 (第3/3页)
自己工整的楷书并列在一起,他的嘴角泛起一丝温和而怀念的微笑。
保姆轻轻推门进来,想给他续上热茶,却发现老人已经安静地睡着了。
书本滑落在他的膝上,眼镜也微微滑到了鼻尖。
他睡得十分安详,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解脱和满足。
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醒来。
没有痛苦的挣扎,没有弥留的嘱托,这位一生理智、冷静、克己奉公的儒将,以他最典型的方式,宁静地、有尊严地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他的离去,如同秋叶静美。
消息传出,引起了另一种形式的广泛哀悼。
不同于李云龙的轰轰烈烈,也不同于孔捷的令人扼腕,人们对赵刚的追思,更充满了一种深沉的敬意和惋惜。
军界、政界、知识文化界的人士,无不为之叹息。
他的一生是忠诚、智慧与担当的写照。
他的葬礼上,没有震天的哭声,更多的是深沉的默哀和无尽的追思。
灵堂里摆满了他生前最喜欢的白色菊花,清新淡雅,一如他的人格。
在他的悼词中,人们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称赞他“才华出众,谦虚谨慎,是我军优秀的领导者和军事理论家”。
根据他的遗嘱,他的骨灰没有进公墓,而是由家人护送,回到了他的湖南老家,安葬在一处面朝青山、宁静致远的墓园里。
他最终选择了回归故土,而非与战友们聚在一处。
或许,在他内心深处,他始终保留着一份知识分子的独立与宁静。
至此,曾经威震晋西北、在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命运紧密相连的“铁三角”——李云龙、丁伟、孔捷、赵刚(虽常称铁三角,但赵刚始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全部走完了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一个时代,彻底落下了帷幕。
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谊,他们的功绩,他们的精神,从此完全交给了历史,交给了后人去评说、去书写、去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