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9章 她是易孕体质吧,‘喜迎一胎二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9章 她是易孕体质吧,‘喜迎一胎二宝’ (第2/3页)

,她公司的事情也忙,两个人回来,他老公也得先把工作安排好才有时间休假。”紫如淡道。

    “结了婚是该回来看看父母。”杜晴园点头。

    “不过紫如,最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天,我跟鸣匣说,我们家还有闺女没嫁,你们家还有个儿子没娶,你看,多好的姻缘啊。要不怎么让宝儿跟我们若曦凑成一对儿?”

    紫如惊住,连忙抬头看向周司令。

    就听到段砚直笑声爆出来,“你这想法真好!两家大人知根知底,他俩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婚事都好办。”

    “可不是嘛!”杜晴园一下子就来劲了,拍着大腿,“刚好宝儿今天回来了,要不我把他叫过来跟若曦谈谈?”

    “若曦今天要回来吗?外交部今天不忙啊?”紫如微微一愕。

    她理解杜晴园的心思,但是两个孩子从小一块儿长大,又是同龄,如果能擦出火花,早就有谱了。

    齐老师坐在旁边安静吃饭,慈祥的笑了笑,“一会儿就到家了。”

    紫如眼神顿了顿,以她多年对孩子‘反侦察’的经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晴园,你觉得,宝儿跟你们家若曦会不会早就悄悄谈上了呢?我还纳闷,宝儿刚调去苏城,怎么上任之前还回迤西看他爸,这太不合常理了。你刚才说若曦也要回来,这又不是周末…”

    顿时,杜晴园也觉得这事的确有点令人琢磨不透。

    “你们安心回大理,这事交给我,如果待会儿若曦回来,跟我说晚上要跟老同学啊什么的聚会或者晚上干脆不回来,那肯定有事儿。”

    杜晴园一面忐忑不安,又很兴奋,拍着老公的手臂,“鸣匣,你闺女只怕真的已经跟宝儿好上了。”

    “好上了那多好,你安排人去抓他们,抓到就带他们去民政局。”周鸣匣一副波澜不惊的神情。

    段砚直很是不厚道的大笑起来。

    此事若是真的,倒也是一桩美满的姻缘。

    怕就怕,不过是大人们为了促成一对小儿女,一厢情愿的想法。

    当天傍晚,大理段家热闹非凡。

    段绥礼一到家,便吩咐小辈们清点隔天祭祖所用物品。

    与段家隔着两条街的祁家,修建的古朴恢弘的宅子里面,宫灯璀璨,宅子里面,阿姨们忙的脚不沾地。

    祁骁臣带着新媳妇回大理祖宅,见到了老母亲,老人家看到如此年轻的儿媳妇,高兴地合不拢嘴。

    拉着儿媳妇刨根问底,“我们骁臣是不是骗你了啊?”

    “你这么年轻怎么会看的上他这么老气横秋的男人?”

    “不是,妈,你就别问啦,婚都结了,再问,你儿媳妇会被吓跑。”祁骁臣坐在旁边,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劲,话题都歪到玉龙雪山去了。

    宋紫菀也是第一次来到大理,全当是过来旅游观光。

    想起她和祁骁臣刚确定男女关系的时候,她一直忐忑,担心婆婆会像周叙言妈妈那样,对儿媳妇挑三拣四,不是挑她娘家普通,便是觉得她没有强大的背景。

    见到婆婆了,她问的全是‘骁臣那小子欺负你了没’“以后受了委屈告诉我,我揍他”之类的话。

    此刻,她被婆婆问的哭笑不得。

    低头笑的时候,一看到两只手腕戴着的八只大金镯子,胸前挂着跟狗链似的金链子项链。

    宋紫菀忽然生出一种错觉,此刻戴着金首饰的自己像极了千金小姐。

    只不过她不是这个家的千金,而是儿媳妇。

    婆婆看起来温和好相处,也没有刁钻为难她的意思,生怕她不习惯大理。

    她只能顺着婆婆的话瞎聊。

    他们坐在老人家常常休息的偏厅聊着家常话。

    一道俏丽身影奔进来,嗓音清脆:“小叔!饭桌摆好啦,快点带我小婶子出去吃饭,可别饿着她了哟。”

    “放心吧,饿不坏,给她一碗饭能管三天呢。”

    祁骁臣打趣着,两人一边一个,搀扶着老太太从偏厅出去。

    当晚,祁家几乎所有人都回大理了。

    祁骁臣的两个哥哥嫂嫂也都请了假从昆市赶回来,参加次日段家的祭祖活动。

    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开了两张桌子。

    席间,宋紫菀才听说,祁家老四,祁骁臣的四姐,有事耽搁了,要第二天早上才能回大理。

    她也是在第二天到段家参加祭祖活动,祁骁臣拉着四姐过来跟她介绍。

    “骁臣啊,你媳妇这么年轻?!”老四看到眼前娇滴滴的姑娘,简直就像刚成年的娇俏模样,吓得不行。

    祁骁臣没好气解释:“她就是看着年轻,实际上不年轻了,都23了。”

    “嘶,你那个二十三的侄女还在上大学呢!”四姐当众给了弟弟一记脑瓜崩,忙又拉着宋紫菀的手,轻笑道:“我们老祁家真是祖坟冒青烟啊!看来骁臣这小子还是有点本领,来,四姐给你介绍家族中的成员。”

    看着四姐把人拉走了,祁骁臣才松了一口气。

    宋紫菀脑袋都麻了,被四姐拉着认识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两眼一闭,一个都不认识。

    还没认完,大家都移步去段家祠堂。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祠堂前已站满了人。

    青石板铺就的前院被打扫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