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甲虒营!(求追读4k) (第3/3页)
卒新兵募选还在继续,不过张辽也带回了一批骑卒新兵。
而在虑虒县中一人扛起这二十多天的公务处理的张显,也借着新兵归营这事短暂的给自己放了个假,前来巡营。
他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哪家主君如此兢兢业业的啊,二十多天呐,愣是没有一天歇着的,整个虑虒县吏员官员主力甲虒营,偌大的虑虒县一切琐事都是他在完成,即便他是个铁人,现在都有些扛不住了!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等甲虒营安稳,必须要将扫盲之事大面积铺开了,教育之事也要尽快在虑虒县定好基础,这可是未来之基!
在黄忠、韩暨、戏忠以及十余名亲卫的簇拥下,张显骑马缓行于初具规模的营盘之中。他身披黑色大氅,内着精甲,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处热火朝天的景象。
“公至辛苦了。”张显对身旁的韩暨说道:“能在如此短时间,将这片荒滩变成如此气象,非公至调度有方不可。”
韩暨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明亮:“主公谬赞,全赖虑虒百姓出力,匠户用心,以及戏司马的军法官弹压得力。
粮秣、木料、铁器皆按计划调拨,未有大碍,只是……”
他顿了顿,指向远处正在挖深壕的民夫:“天寒地冻,掘土艰难,民夫冻伤者日增,虽尽力保障热食姜汤,损耗仍在所难免,且工期甚紧,恐需再征发一批民夫轮替。”
张显眉头微蹙:“民力不可尽竭,传令下去,增加民夫口粮份额,每日多供一次肉汤,冻伤者妥善医治,工钱照发。
轮替之事,你与时霖商议,从县中刑徒和轻罪者中酌情抽调,许以减刑或工钱,补充人手,务必减少对普通农户春耕的影响。”
他深知民为邦本,尤其在即将到来的春耕时节。
“诺!”韩暨拱手领命。
众人行至度辽营区,新到的数千名步卒正在一些老卒带领下分成百余人一队的方阵,进行着最基础的“立正”、“看齐”训练。
动作生疏僵硬,队列歪歪扭扭,不时引来老卒的呵斥,但新兵们脸上大多带着对新生活的希冀和紧张。
“这些都是晋阳募来的良家子?”张显问黄忠。
“回主公,正是。”黄忠指着其中一队身材敦实、正在练习站姿的新兵:“那领头者叫郝通,太行山民,力大沉稳,已编入山字营,还有不少猎户、农户子弟,底子干净,吃苦耐劳,只是……武艺生疏者居多,需狠狠操练。”
张显点头:“根基要打牢,军纪为先技艺次之,告诉教官,严而不苛教而不虐,要让士卒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他目光转向戏忠:“志才,《十七条令》和《细则》要尽快宣讲到位,深入人心。”
“主公放心,军法官已入驻各新兵队,每日操练后必讲军纪,赏罚事例亦会当众宣读,以儆效尤。”戏忠肃然道。
张显点头,拍了拍戏忠的肩膀以示欣慰。
一众又往骑营区去,景象又是一番别样。
赵云仍在募兵未回,此间事便委任了张辽暂管。
跑马场上,数十名新募的骑卒正在精进无鞍控马与俯身拾物,不时有人狼狈摔下,引来同伴善意的哄笑和教官的训斥。
马厩旁,另外的一些新兵则在刷马、喂料,与战马培养感情。
“云弟那边进展如何?”张显问。
张辽上前回话:“禀主公,赵校尉遣快马回报,云中已募得精骑四百余,多为边地善骑健儿,熟悉胡情。
现正转往五原郡,预计再有旬日,骑卒可足额、”
张显目光深沉,看向北方广袤的草原:“派信告诉云弟,宁缺毋滥,骑卒贵精不贵多。”
张辽抱拳:“是!赵尉募兵以来一直遵循的便是此道,凡入骑营者皆是身份明朗,胆气血勇之辈!”
“嗯,你俩做的不错。”
张显欣慰的笑道。
骑营有些特殊,校尉赵云年十六,张辽年十五,以此年纪想要坐稳校尉一职,自家云弟要付出的辛苦要比汉升多出几何。
不过,倒也是个磨砺性子的好方法,有压力自然就有动力。
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