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 苏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 苏吹 (第2/3页)

什么好看的?待会儿按书院的安排召见即可。

    他把重点放在了,唯一没出错题的中斋。细细读了几篇文章,不禁大悦道:“好好,太平书院果真是卧龙藏虎啊!这几份卷子别说过县试了,就是拿给大宗师,怕是也能过关的!”

    “县尊谬赞了,小子们火候还很不够。”朱琉谦虚道:“得劳烦县尊帮他们再加把火啊!”

    “那是当然。本县有教化育才之责嘛,”卢知县拢须笑道:“何况得英才而育之,实乃平生快事。”

    他便命幕友记下,上斋和中斋名次靠前的学生。倘若近期县试的话,这些学生自然都会得到关照。

    只是距离下次县试还有一年半呢,也不知到时候县太爷还能不能记起这茬来?

    但至少现在,无论是院方还是卢知县,都兴致勃勃地投入了这场荐材选材的活动。

    卢知县最后把目光转到下斋,打算像上斋一样扫两眼,就快速结束阅卷……题目太超纲了,能考察个什么出来?

    谁知下斋的第一份卷子,就定格了他的目光。

    卢知县虽然学历有限,但已经主持县试十多年了,阅卷的眼光早就练出来了,只扫一眼他就感觉这该是篇好文章……

    便拿起来细看,简短的八字破题便刺入眼帘:

    “仁本在诚,浮伪先亏——好好,一个‘诚’字,把上下两截紧密勾连起来,又精准阐发了孔孟之道!这题破得又稳又准!谁说下斋的学生不会截搭题?”

    “确实。”幕友从旁捧哏道:“正如东翁所言,小小书院卧龙藏虎啊!”

    “这学生的悟性确实强了些。”朱山长笑道:“不过最多算块璞玉,他才学作文半年有余,还有很多需要县尊教导的地方。”

    “什么,学制艺还不到一年?”卢知县和幕友齐齐吃一惊,赶忙继续念道:

    “诚为仁本,孝悌发于内则本固;伪乃仁蠹,巧令饰于外则根凋。”

    “仁启孝悌,孝本至诚。亲亲之爱发于天性,非诚不笃;人伦之常存乎实心,非真不彰。离本真而饰虚言,违伦常而作矫容,实舍本逐末,仁何以立?”

    “好好好……”卢知县连说了十几个好,读完冒子便忍不住看向朱琉道:“你说这孩子作文还不到一年?”

    “有他的斋师张先生为证。”朱琉便指向在堂下陪坐的张砚秋。

    张砚秋忙起身拱手道:“禀县尊,这学生叫苏录,正月入学时连何为破题都不知道。我出了一道最简单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让学生们练笔,结果他交了白卷。”

    “哦?”卢知县登时来了精神,两眼放光道:“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神童么?终于轮到本县撞大运了吗?”

    “他已经十四岁了,说神童有些牵强了。”张砚秋永远实事求是。

    “不牵强,不牵强。他总是从十二岁过来的吧?难道他十二岁时,就不是神童了吗?”卢知县激动地坐直身子,表情一阵扭曲,嘶嘶倒抽冷气道:

    “比方当今杨大学士的大公子,十二岁成名至今已经六年了,大家还不是一口一个‘杨神童’的叫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