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五章 那猴儿可不兴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五章 那猴儿可不兴学 (第3/3页)



    “爷爷那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苏录轻笑一声道:“他要真不接受干娘,当初就不会同意认这门亲。之前不过是为了堵上族人的悠悠众口,给你们将来争取空间罢了。”

    “争取什么空间?”苏有才跟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揣着明白装糊涂。

    “那你为啥乐成这样?”苏录都不惜当拆穿他。

    “咳咳,快上课吧你,学得很明白了吗,废话越来越多。”苏有才瞪他一眼,结束了这个让他既喜且臊的话题。

    ~~

    一进入学习状态,苏录就心无旁骛,专注地吓人。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他的声律训练也进入了高级阶段,苏有才叫‘依谱填声’,简言之就是‘借词牌练声律’。

    “诗的格律虽然严谨,但终究翻来覆去就那么几种,对写文帮助有限。这时候词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至今尚存的词牌就有七八百个,各种长短句式应有尽有,足够你写到天荒地老。”苏有才介绍道。

    “那为什么不直接从词学起?”苏录不懂就问。

    “废话,没学会走你就想跑?!”苏有才没好气道:

    “‘诗乃词母、词乃诗余’懂不懂?词脱胎于诗的格律,却又在句式、押韵、节奏上更灵活。当然要先母而后子了,学会了诗的格律才能填词。”

    “明白了。”苏录点点头。

    “词有定谱,如《忆江南》,起句‘平中仄’,结句必押平声韵。”苏有才展开一本词谱,给苏录讲解一番,翻到一个《苍梧谣》的词牌,道:“这首《苍梧谣》,又名《十六字令》全词十六字,三平韵,算是最短的词,适合用来练手。”

    说着吩咐苏录道:“你照着它的词牌,填一首词出来。”

    苏录看那《苍梧谣》的词牌为:

    ‘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韵)。’

    他已经接受了严格的训练,看到这首词的格律,一首熟悉的小令便脱口而出: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哇,这词填的厉害啊。”苏有才闻之,不禁肃然起敬道:“豪迈奔放,大有乃祖风范啊!”

    苏录心说那位老人家的词不光浪漫,还革命呢……没办法,唐宋以后的诗词,他能背过的,十有八九都是老人家的。

    “这是我忘了从哪里看的,可不是我做的。”他赶忙摆手道。

    “我说嘛,你要是一上来就能填这样的词,我真以为你是祖宗转世了。”苏有才松了口气,又吩咐道:“你就以‘夏’为题,自己填一个。”

    苏录闻言道:“‘夏’是仄声啊,不是以平声起韵吗?”

    “你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苏有才笑道:“平声起韵不假,但实际上,也有以仄声领起、后接平韵的变格。此处‘夏’作领字,不算入韵。”

    “原来如此。”苏录点点头,就是文人不能自圆其说了,给打个补丁呗。

    推敲了好一阵,他才提笔写道:

    ‘夏,荷风送香过柳堤。蝉声沸,晴日满前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