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淘汰 (第3/3页)
,不是来给弱者当奶妈子的。”
“就算是给弱者当奶妈子,也不是你这种小仁小义!全力培养个进士出来,功德比你照顾一百个学生都强!不说别的,登科后请朝廷疏凿一下赤水河,恢复了航运,父老乡亲都能跟着沾光!”
“……”辩论这块,张先生显然不是朱琉的对手。而且朱琉说的也是事实。
见张砚秋不说话了,朱琉丢一根蒌叶卷给他,自己也拿一根缓缓咀嚼起来,他来太平镇半年多,也学上嚼这玩意儿提神解闷了。
两人对着嚼了会儿蒌叶卷。气氛便缓和下来,朱琉这才缓缓道:
“凡事总是有利有弊,我们只能权衡取舍。你也该看到‘升斋等第法’推行四个月来,下斋的学生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半数学生的文章,都已经超过了他们中斋的学长。这种强烈的对比,不正是你们痛恨的‘升斋等第法’造成的吗?”
“确实。”张砚秋不得不承认。“这种残酷的淘汰制,让学生始终充满了紧迫感,只能不断向前,一刻也不敢松懈。”
“还是会松懈的。”朱琉缓缓摇头道:“知道为什么这次出题偏难吗?就是因为我发现,经过四个月的适应,学生们那根弦开始松了。既然随便考考也能拿一分,自然觉得月课也没那么可怕了。”
“所以我才要上点难度,震慑他们一下。”朱琉接着道:“同样道理,留下那几个孩子,会让升斋等第法的威慑全无,使更多的孩子松懈下来!相反,送走他们,会让所有的孩子彻底不敢松懈。”
说着他一摆手道:“去吧,公平是无情的,你不能既要公平又要人情。”
张先生最后也没能说服山长……
~~
这时,上课的云板声把张先生唤回神来。
他吐出长长一口浊气,步履沉重地进了讲堂。
“肃立。”马斋长高喝一声,率领全班学生向张先生行礼。
张先生看了看那两个学生,轻声道:“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要一直以自己为荣,记住了吗?”
“是,先生。”程万堂二人终于绷不住落下泪来。
“好好上完今天的课再说吧。”张先生也红了眼圈。
~~
整整一天,学堂中都充满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
放学时,马斋长代表全体同学,给两位要离开的同学送了纪念册。
其实就是两本空白的书院作业册,但所有人都写上了临别寄语。
苏录本来想写个什么‘山水有程,步履不停;凡所经历,皆为序章。’之类的勉励。但落笔时,还是改成了两句简单的祝福。:
‘平安常伴,喜乐随心。’
‘四时顺遂,岁月长安。’
这年月,除了读书这条路之外,他们这些山里孩子哪还有什么前程可言?
离开书院,人生已经一眼望到头了……
最后,大伙将两位前同窗依依不舍送出山门。抱头痛哭一场后,两人便一步三回头地,永远离开了这座美丽而残酷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