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给部队弄一款车 (第2/3页)
希望弄五辆轻卡到那边,这样场面就显得隆重一点。
总之就是要车,如果算上地方政府的计划生产任务,机械配件厂一个月起码得生产三十辆汽车出来。
这产量是一汽厂的十分之一,没有错,一汽厂有二万多职工,一天也就造十二辆左右的汽车,平均是两千多个人花一天的时间造出一辆。
所以一辆解放车的人工成本是在两千多块,然后就是材料成本和汽车玻璃成本。因为要两千多个人造一辆车,是包含各种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
进口材料和配件一算,差不多要三四千块钱,所以造一台解放卡车成本在五六千,一辆成卖个八千块还能挣两千。
不过成本不能单纯的这样计算,得有附加值,不能生产一个弹簧,弹簧可能就是一点钢铁的原材料,算几毛钱的成本。
第一汽车厂只是把所有的生产一体化了,还得算上投入成本。
所以解放卡车的定价是一万六千多块一辆,不要觉得贵,想买还买不到。
第一汽车厂要平均两千个人才能一天造一辆车,机械配件厂这边呢。
要达到一天造一辆车的情况,哪怕只是组装,在没有电动工具的情况下,应该要三十人左右。
但实际情况一条组装线下来,三十个人是不够的,起码得翻一倍的人数。
也就是说要汽配厂那边五六十个人过来,才能初步形成一条简单的流水线组装。
比如底盘的安置,安装发动机的弄一组人,变速箱的弄一组,悬挂和制动的又是一组。不这样的话,要从头到尾都是一组人,那一个底盘安装都可能一两天。
只能是很多车辆同步一下组装,平均下来五六十人才能每天组装出一辆车。
光组装工就得要汽配厂的所有技术工来干了,汽配厂有一百多职工,又不都是会修车的。能师傅加徒弟凑出五六十人就不错了。
然后康书记带过来的一批人,也没的休息了。在没有购买冲压机之前,用榔头和锥子敲打车顶和车门还有一些车身铁皮,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