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蔫坏 (第2/3页)
那边的朱厂长是唯一个会修理轿车的,有五级汽车修配技术证,就算不当厂长了,一个月也有六十一块八的工资。
现在当一个厂长,工资奖金八十块。关键是这年头有车的单位少,能有车的基本都不是小单位。在汽配厂当厂长,朱厂长也一样外出修理汽车,外出的时候好吃好喝被招待不说,还经常会获得一些东西。
想让那边合并过来,稍微有点私心的人都不会愿意。
但是江成蔫坏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不是单纯的想让劳动局那边出面调几个技术员过来。如果是这样,劳动局考虑到这边做出的贡献大,更需要会修理汽车能组装的技术,会去调人。
可江成是打算直接去找工业局,周厂长分析了一下,工业局还真有可能会同意这请求。
因为江成这边在造轻卡汽车,比汽配厂那边的三轮汽车强多了。关键是汽配厂那边造车,大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
汽配厂现在造的车,成本不比轻卡低,性能和外观差多了。现在能投产是占了自主设计的优势,而设计者还是江成。
停产是迟早的事情,在历史上汽配厂生产的英雄牌三轮汽车,除了试制出来的车,连少量生产都没有。
除了造车可能会被叫停,有同样的汽车部件,在机械配件厂这边添加点东西都能生产出一辆轻卡了。
另外汽配厂生产汽车配件的业务现在也被江成搞的产业链快重合掉了,现在第一汽车厂那边已经在生产解放汽车,以后肯定不会怎么进口中型以下的卡车了。
工程车的话,配件轮不到汽配厂来生产。昌城又搞了一个轻卡,等于在南方也有了卡车配件生产的能力。
现在汽配厂除了弄一点以前进口的汽车配件和吉普车的,其他的也都不需要生产了。
业务高度重合,关键是水平相差有点大。要是汽配厂也有能力生产符合很多标准的汽车,一个昌城以后有两个汽车制造厂,可能还能在国内成为工业美谈呢。
但目前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