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昂贵的汽车玻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昂贵的汽车玻璃 (第3/3页)

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中国能自己造汽车了。

    仿造一两辆,零部件还都是进口的。跟结构上虽然是仿造的,但拥有了比较完整的零部件产业链,以及批量的组装生产线能一样嘛。

    第一汽车厂只要把汽车批量造出来,起码就能证明中国也能真正的生产汽车了。最多就是暂时没有设计能力,没有造出能代表中国款式的汽车。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么样才能算真正的造车呢,批量化还是自主化。

    是能批量生产一款车有代表性呢,还是车辆造的少,但没有仿造其他国家造的车有代表性呢。

    在技术领域上,可能在国外更认可后者。

    这就好比一个国家设计出来了一款新式的汽车,别人说这个国家没有造车能力,有多少人会相信。

    第一汽车厂的汽车玻璃存放厂库新到了一批挡风玻璃,有十几块挡风玻璃跟他们厂采购的玻璃尺寸不同。三块玻璃为一套,刚好五套。

    “王科长,昌城那边配件厂的挡风玻璃到了,现在要安排给他们发过去嘛。”

    “昌城那边的挡风玻璃?先别急着发,放在仓库里,过一阵子再说。”

    “前两天那边还打电话来询问了,好像工业部有人挺关注那边的。”

    “要是那边再有人来询问,就说还要半个月才到,让那边再等半个月。”

    “好的,王科长。”

    仓库管理员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昌城那边的挡风玻璃压半个月,但是王科长的话他得照办压。

    不过要采购苏联那边的东西,别说是要定制的,采购很多种类的东西到货时间都不稳定,有时候有些厂要采购轴承什么的,因为天气或者什么问题,拖两三个月送过来的时候都有。

    仓库管理员不知道为什么,王科长却是明白。上面工程部的人,准备提前试制了。

    这第一汽车制造厂,名字叫第一,要是被昌城那边先试制出来一款自主设计的汽车。这第一的名头都不好听了。

    关键是工业部好像有人在关注那边,所以那边试制汽车的零部件很多都是从他们汽车制造厂买过的。

    严格点来讲,不借助他们厂的力量,那边其实可能还折腾不了这样快。

    可重点也就在这里,一汽生产的所有东西是不是算中国生产,那边用国内成产的零部件,造出了自主设计的轻卡。在名头上比一汽仿造苏联的卡车造出车子更振幅人心呀。

    要是昌城那边设计的轻卡,看上去跟那边之前汽配厂弄的三轮汽车那样,车头都是简单的铁皮包裹,车身也小。大家还可以说那车就算造出来也不咋样。

    但一汽工程部有昌城那边汽车的平面图纸了,这东西不难弄。那边开会的时候,还印了很多份呢。

    在造型上,就给人一种轻便,灵活,简洁的感觉。虽然不知道车子造出来性能如何,但只要不算太差,就凭自主设计这一点,上面最少会让那边投产一批出来。

    所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真的有点担心那边会一次试制成功,打算生产线不需要非要组建那么多,完全可以先把卡车生产出来,然后边生产边组建规划内的生产组装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