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新东西不代表新技术 (第3/3页)
床的电机,也立刻安排人把安装好的压缩机设备拆开,并且还电工过来一起调试安装压力开关。
装了这个开关,以后气压值到达一定数值后就会自动断电。气压没有了后里面的装置又会连接通电,形成自动加气。
这样一来,操控人员以后只要开启了设备,就不用管这个空气压缩装置了。
把自动装置安装好后,江成又喊人过来拆开钻机部位,安装一些零部件,从手控移动改成电控。
以后操作加工要钻孔的零件,只要调试好固定点,能开孔都在一个位置,并且孔的大小也会精确。
等厂里这批设备全部升级后,江成打算不把精力放在设备升级上面。
他觉得自己搞曲线救国一样的,其他地方有轮胎厂,昌城却没有。起码现在没有,如果江成设计的产品被看重,批量生产需要轮胎。可能就会让昌成的橡胶厂提前开始研究轮胎生产。
就像手工托盘车,现在橡胶厂就在生产棉纤维的小轮子。人家单独弄一个车间,一下招了十多个人,对于橡胶厂来说这就是工作指标呀。
在八车间,除了中午吃饭休息的时间,江成一待就是一天。他不光要调试再次升级的钻床,还要调试,并且给操作人员讲解一下。
有时候看上去不难的事情,随便折腾一下就是一天。
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江成才回办公室。
谭雅萱是在办公室绘图,设备升级,哪怕很多结构跟之前的设备一样,都要重新绘制一份,这些天有她忙的了。
而张东胜在跟着别人拆卸设备,他可以不动手,但要全程观看着,拆开后的设备内部结构,是不是跟图纸一致,以后碰到类似的设备要快速掌握如何操作。
“老江,这是下午送过来的报纸,你看一下这里,汽配厂上报纸了。”谭雅萱见江成回来了,离开给他看了一份报纸。
“汽配厂不是早就上报纸了嘛,这~,全国性的报纸,好家伙。”江成看着报纸的报刊名字吃惊道。
这年头大家都讲究荣誉感,不管弄出来的东西能不能批量生产。单纯能上报纸,都能刺激很多人积极投入创造和研发中。
昌城汽配厂在全国性报刊上的报道板块不大,但江成还是看到他的名字了。
之前汽配厂造出了三轮汽车的时候,昌城这本几家报社都报道了,在技术设计人员上面都单独报道了是机械配件厂的工程师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