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洪督师大掠汉中 (第2/3页)
“最近从四川运出了不少精美的琉璃花瓶,都送到了王府里。”
“都是王府的生意,末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府?”
洪承畴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缓缓点了点头,既然是朱家王爷们的生意,那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于是他不再看邓阳,转向众人:
“根据三位所言,贼寇扼守要道,布防严密,强攻并非上策。”
“此事,容本督再仔细思索一二。”
“你等先回去吧。”
就在洪承畴要转身离开时,阶下的方国安却突然开口叫住了他。
方国安一脸愁容,支支吾吾地回道:
“军门!”
“这马上就要入冬了,弟兄们的粮草还没个着落。”
“再加上开春又要往四川进兵,您看.是不是先把粮饷发下来,让弟兄们过个舒坦的冬天。”
洪承畴听完点点头,解释道:
“陛下有明旨加派,想必粮饷年前便能运抵汉中。”
“但远水难解近渴,这段时间所需的粮秣军资,还需要各位自行设法筹措。”
“时局艰难,还望诸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是!”
众将听罢齐声应诺。
“自行筹措”四个字背后的含义,在座的各位将领都心知肚明。
就这样,汉中府内外,官军四处出动,以“清剿贼寇余党”为名,肆意劫掠乡邻。
江瀚入川时曾经路过汉中,而且还在各地发起了不少毁庙灭佛的运动,这便给了官军可乘之机。
以贺人龙为首的将领,带兵下乡,见村即入,百姓稍有不从,便拳脚相加。
甚至连一些小富之家都无一幸免,田间地头的粮食、牲畜被洗劫一空,百姓哭声震天。
邓阳和黑子驻守在阳平关,望着汉中府外鸡犬不宁的景象,心中暗骂洪承畴无耻。
他们麾下的两千兵马,军饷都是由江瀚从广元县秘密运来的,所以他们不需要参与劫掠。
但邓阳却敏锐地察觉到,要是他们始终按兵不动,恐怕会引起洪承畴的怀疑。
夜深人静,邓阳与黑子在营帐中密议。
邓阳低声道:
“方将军,眼下各部都在四处搜刮粮草,咱们若一动不动,姓洪的迟早起疑。”
“到时他如果查咱们粮草来源,你我拿什么搪塞?”
黑子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你是说咱们也得去劫掠乡邻?”
他挠挠头,试探道:
“要不就说粮草是通商买来的?”
“金牛道商帮来往频繁,买点粮食不算离谱吧?”
邓阳苦笑着摇了摇头:
“方将军,你是不知道汉中粮价现在有多离谱!”
“一升米快卖到五钱银子了!”
“咱们现在可是官军,哪来那么多银子买粮食?”
“那姓洪的精明得很,怕是不好糊弄。”
黑子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嘶,一升米五钱?这么贵?”
“这么说大帅养咱们这小两千人,岂不是每个月都得花几千两银子?!”
“那你说咋办?难道真跟贺人龙那帮人一样,下去抢?”
“军中可是有规定,私自劫掠者斩。”
邓阳沉吟片刻,目光坚定:
“此一时,彼一时。”
“咱们身在敌后,为完成大帅交代的任务,适当妥协也在所难免。”
“大帅费尽心思将咱们安插在官军当中,绝不能因小失大。”
黑子皱眉道:
“要不我带人去村里逛一圈,天黑就回来,糊弄过去?”
邓阳断然否决,眼中闪过一丝后怕:
“前些天在府衙时,姓洪的问起商道,我差点吓得魂飞魄散。”
“这人不好糊弄,要做就做真点!”
“必须闯进村子,翻箱倒柜,闹得越乱越好。”
“大不了你提前跟兄弟们交代,搜的时候留一手,别真把百姓的口粮抢光。”
黑子听的是将信将疑:
“这样做……能行?”
邓阳耐心地分析道:
“只要咱们带兵闯进去,其他官军见村子已被搜过,大概率不会再来。”
“眼下当务之急,是将洪承畴的部署传到保宁府,让大帅早做准备。”
黑子听罢,终于点头:
“好!你我兵分两路。”
“我带人下乡做戏,你派人去保宁府送信!”
次日清晨,黑子率领三百兵马,浩浩荡荡开往西坪村。
西坪村是汉中府附近一个不大的村落,村民多以种田为生,平日与黑子这帮阳平关守军有些生意往来,彼此颇为熟络。
村里的里正老王头见黑子带兵前来,还以为又是来买吃食的,笑呵呵迎上前:
“方将军,您老又来照顾我们村的生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