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344章 登基称帝(中) (第1/3页)
随着伊籍献上占城稻,并未群臣在乾阳殿这样一推,正式祭天称帝的日子也被彻底定下来。
庚辰日。
于金陵城南七里,设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西上。
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黄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
背中营神,五星也,及中官宿五官神及五岳之属也。背外营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农、风伯、雨师、四海、四渎、名山、大川之属。
因为刘邈对自己的正统性从【天授】改成了【民受】,故此祭坛并不与高祖、世祖祭天时相似。
除了祭祀天地日月、五岳星宿,还在内坛八陛(台阶)上依次雕刻八副图样,分别为士、农、工、商、卒、医、道、卜。
到时候祭祀时,天子要醊(zhuì,意为祭祀时,以酒浇地)陛五十八,也就是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天子不光祭祀天地、神灵,还祭祀百姓的登基大典。
在中坛上,还要令汉太祖高皇帝和汉世祖光武皇帝配食。
此外,还要奏《青阳》、《朱明》、《西皓》、《玄冥》,及《云翘》、《育命》舞……再加上其余乱七八糟的礼仪,把刘邈简直折腾到崩溃!
“我忽然不想称帝了……”
“陛下再说一句这话试试?”
“……”
刘邈颇为畏惧的看了一眼负责制订整套流程的张昭,然后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因为开国登基,谁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刘邈也只能请张昭、王朗还有荆州的大儒,如宋忠、司马徽、庞德公等前来帮忙一起探讨礼仪。
尤其是因为刘邈称帝法理性的改变,更是让这些大儒操碎了心,不能将大汉四百年来的礼仪照搬过来,而是要去查询《康浩》、《召诰》、《梓材》、《君奭》等古书,来完善这场礼仪。
大家本来都已经够累的了!刘邈若是还敢添乱,那就别怪张昭发飙了!
刘邈此时正配天子六冕之首的大裘冕。
大裘冕由冕、中单、大裘、玄衣、纁裳组成。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其中日、月、星辰代表天,山象征稳重,龙喻君王,华虫示文采,宗彝表忠孝,藻指洁净,火喻光明,粉米主滋养,黼示决断,黻喻明辨。
而大裘冕与衮冕最大的区别就是大裘与无旒冕冠。
刘邈在看到自己的帽子没有旒珠的时候,心中也是满满的恶意。
“有没有可能,以前这旒珠也是有的。但因为哪个周天子体力太差,祭祀的时候旒珠晃来晃去,有点难看,所以礼官就把这旒珠给去了?”
“嗯???”
眼看张昭又要吹胡子瞪眼,刘邈立即安抚:“张公有什么事自己先去忙!我……不对!朕保证,练的好好的!实在不行,还有昭姬在这里呢!”
说来也是丢人。
即便凑齐了这么多大儒,他们对礼仪的一些细节还是推敲不定,直言许多书籍他们其实也并未看过。
“若是蔡伯喈还在世就好了!”
论博古通今,蔡邕就是当世第一!
当年蔡邕死后,就连经学大家郑玄也是哀叹:“汉世之事,谁与正之?”
作为大汉的百科全书,蔡邕之死,实在是当世一大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