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诸葛和司马 (第3/3页)
不认识诸葛亮,但看诸葛亮是和吕蒙、陆议那些人坐在一起的,还以为又是刘邈的假子,所以言语间还是客气了些:“不是我想要复兴诸子之学,而是现世之学,已经不堪大用!”
“那您有想过,如何能证明一个学问的是非对错呢?”
陈瑀皱眉。
而诸葛亮已经是渐渐赢回了主动权——
“学问道统之争,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靠着辩论赢下的。”
“想要检验学问,唯有真正实践才能评判出高低。”
诸葛亮如今,竟然已经是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意识!
不过也正因为此,诸葛亮并不以为现在就要开始复兴诸子百家,造成士人百姓思绪上的混乱!
“如今荆扬好不容易平定,士人百姓皆指望能够在刘骠骑的治下安稳度日,若是骤然废除经学,恐怕会再起祸乱!”
诸葛亮恳求刘邈:“望刘骠骑看在百姓的份上,还请不要掀起纷乱!”
“等到将来天下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刘骠骑再进行这样的变法变革也不迟。”
诸葛亮并不是不希望求变。
他是希望,在尽可能小的代价之下,完成其他学问对于经学的取代。
如今乱世,肉体上的疼痛就已经令人不能忍受,怎么可以在精神上也让士人百姓受罪呢?
陈瑀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只能是去看向刘邈。
而刘邈,依旧是在一粒一粒吃着黄豆,表示完全不掺和这些事情!
“孔明此言差矣!”
就在陈瑀哑火的时候,之前将火烧到陈瑀身上的司马懿竟然再度站了出来!
他走到诸葛亮身旁。
说来也巧,今天诸葛亮是一身月色雅白的服饰,而司马懿则是一身玄黑深衣。
两人一阴一阳,仿佛至高至明之日月,竟然是将一众大儒的风头全部盖过,好像此世间便只有他们二人一样!
司马懿来到诸葛亮面前,与诸葛亮行礼,诸葛亮也同样回礼,只是双眼却一直盯着司马懿。
“仲达有什么想说的吗?”
“孔明,你说不想要百姓受累,可如今的百姓,本身难道不就是在受累吗?”
“如今乱世,说这些掩耳盗铃的话,除了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些,又能改变些什么吗?”
相比诸葛亮,司马懿毫无疑问是要残忍的多,务实的多,也功利的多!
“百家争鸣,贵在一个“争”字,而不在“百家”两字。”
“孔明自己也说,唯有真正实践才能评判出高低。”
“若是不去“乱”这一次,那谁来评判学问的高低呢?是靠你吗?靠我吗?还是靠什么圣人大儒吗?”
司马懿的眸子中漆黑一片。
“若是能够迅速找到道路,那即便是一时的阵痛也是能够忍受的!”
“与其继续浪费时间在经学上,倒不如直接废除经学,另立经典!”
“最不济,也请刘骠骑将《新论》、《论衡》两部书公布于众,让世人自己评判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