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1章 千金散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1章 千金散尽 (第3/3页)

样的织机。”

    刘邈拍了拍那巨大的织机,再次发出赞叹:“有这样的东西。一年后,荆州的百姓就再也不用为自己的衣物发愁;十年后,天下的百姓也再也不用为自己的生养发愁。”

    “那一千金,归你了!”

    当看到那些武卒将一千金放到诸葛亮身边时,周围的百姓顿时眼红起来!

    而诸葛亮此时也对刘邈行礼——

    “草民为刘骠骑献计,并非是为了这些黄金。”

    “我信!”

    如果是旁人说这话,刘邈早一个大嘴巴抽上去了!

    装,装,在我面前装个什么劲?

    不过说这话的是诸葛亮,刘邈表示自己还是相信他的。

    可刘邈还是让诸葛亮在众目睽睽之下收下这黄金。

    “孔明可听闻过子贡赎人的故事吗?”

    “当然听说过。”

    春秋时,鲁国曾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却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后来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刘邈也对诸葛亮说道:“收下这一千黄金,对你孔明而言不会损失什么。可倘若不收这一千黄金,将来还有人愿意为了改良一项技艺而废寝忘食吗?”

    “子贡不去鲁国的国库报效赎金,是因为他是一名富豪。”

    “孔明不想收这一千黄金,是因为孔明道德高尚,志不在此。”

    “但天下人中,富豪与君子终究是少数。若是仅仅靠着这样的人来改良国家,那国家又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诸葛亮听后,终于不再坚持,而是当着所有围观百姓的面朝着刘邈行礼,坦然收下这在文昌门前摆了许久,钩动着太多人心弦的黄金。

    “完了!刘骠骑真的将黄金给他了!!”

    “呜呜呜!我的金子!我的金子!”

    “什么叫你的金子?混账!”

    “没事,刘骠骑这般大方,以后总会有机会的!不能赚这织机的钱,却能够赚农具的钱!赚其他的钱嘛!”

    一时间,羡慕嫉妒者有之,励精图治者有之,叹为观止者有之……

    但无疑,从此以后,荆州的百姓都相信了一件事——

    劳者,真的能有所获!

    智慧,是真的能够赚钱!

    千年以来,所有的文化传承都在告诉大家,只有吃苦耐劳能够富贵。

    但现在!刘邈用两千黄金告诉天下人,不需要吃苦!不需要耐劳!只要有智慧,同样也能富贵!而且比吃苦耐劳赚的更多!

    诸葛亮看到人声鼎沸的百姓,也终于是心悦诚服——

    “刘骠骑,爱百姓,胜过爱天下啊。”

    在经历了数个月的准备后,诸葛亮终于是朝着刘邈作一长揖——

    “草民诸葛孔明,见过主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