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汉也能本升专 (第3/3页)
要去买蜀地、汉中的粮食。”
“这不过治标不治本罢了!蜀地,汉中的粮食也不足以养活这么些人!”
“那就再去外面找!”
刘邈拍着腰间的宝剑:“如今剑在手,船在身,难道还会害怕饿死吗?”
“而且……”
刘邈看伊籍愤怒的盯着自己,忽然“嘿嘿”一笑。
“若是机伯真的担心,我这里还有一个办法。”
“刘骠骑何意?”
“之前交趾太守士燮来时,曾说在交趾以南的地方,有小国名为占城!”
“其中有稻谷,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便可丰收。”
“而且这占城稻为早稻,可以与江东的晚稻交错种植,如此粮食产量比之现在怕是要翻上四、五倍不止!”
“如果机伯能够寻来此稻,那以后缺粮一事自然无从谈起。”
伊籍不敢置信:“真有这样的稻种?莫不是那士燮在诓骗刘骠骑?”
“是真是假,去看上一眼不就知道了吗?”
伊籍盯着刘邈:“刘骠骑想让我去?”
“我没说过。”
刘邈确实没有强求伊籍去找占城稻。
但是一想到南面有种能够让粮食增产四五倍的作物,伊籍就忍不住浑身震颤!
若是真有人能够做成此事,那此人便是当世农圣!
这样的诱惑,对于一个有传统道德观念的士大夫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伊籍不由有些幽怨。
刘邈虽然没有强求他去,但是这和强求有什么区别?
“我想要去南面看看。”
“若是真能寻到那样的稻谷,必然会使得百姓安定,大汉昌盛!”
“这是刘荆州的愿望,同样也是我的愿望!”
见伊籍真要去南面“找仙草”,刘邈不由问道:“那我这鸿都门学之事可以仰仗谁呢?”
“南阳人韩暨,可以为刘骠骑解忧。”
刘邈寻来韩暨,发现他虽然是士族出身,但却对工匠技艺十分熟悉,便也是立即决定任用他——
“创办庠序之事,就交由您了!”
韩暨按照匠人工种的不同,将其分为冶铁、木机、纺织、陶瓷、乐师等不同专业。
按照刘邈的构想,从中挑选出技艺精湛的匠人当做导师,授予其他人技艺中的某一工序。
同时,刘邈也正式向荆州、扬州两地的士子招生——
“凡有三长举荐者,皆可入学学习技艺!”
什么经义,什么大道。
与其学那些的,出来学门手艺养家糊口不香吗?
继汉灵帝开创鸿都门学这个史上第一个文艺专科院校之后,刘邈终于是接过了他的接力棒,创办了史上第一个工匠专科院校!
只是有点可惜。
刘邈本来是想将其取名为“蓝翔”的,但是毫无疑问遭到了所有人的鄙夷。
“文昌门学。”
因为这庠序开在了襄阳城的文昌门那边,所以也就继承了灵帝他老人家的传统,统一称作“文昌门学”。
除了名字有些太过高大上,显得有些“野鸡”之外,其余的刘邈倒也还算满意。
“如此,大汉的士子也终于能够本升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