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计成 (第3/3页)
了,出来溜达一阵而已。”
庞统看向周瑜,毫不掩饰的露出自己的羡慕:“人怎么能长成这样?”
“周公瑾,你从小到大,应该没遇到过什么难事吧?”
周瑜仔细想了想,便配合的摇头:“还当真没有。”
“偶尔有事求人,我只要站在对方面前对方就应准了,都有好好待我……怎么?难道你不是这样?”
“……”
庞统长叹一口气。
再联想到之前小卒说的“只有相貌端正者才能为大汉官吏”的话,一时间更是扎心。
“你要问我计?”
“只是问你一些荆州内部的情报。”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
周瑜语塞。
而刘邈则是直接举起了手:“因为你若是不告诉公瑾,等我攻破襄阳之后一定杀你全家!”
庞统面露无奈:“真要这么不讲情面吗?”
“我与你,本身也没什么情面。”
“……”
庞统面对滚刀肉似的刘邈也是有些头疼:“刘骠骑……倒真有高祖之风。”
刘邈则道:“少说那些有的没的!赶紧有什么说什么,只要你如实告知,我保证绝不伤你还有你的家眷。”
“刘骠骑此言当真?”
“废话!我刘邈什么时候骗过人?公瑾,你看我做什么?要问什么赶紧问!”
若是平时,庞统肯定不会答应刘邈。
但随着方才与那士卒的闲聊,却让庞统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将目光投向周瑜,朝他点头。
周瑜也镇定心神:“蔡瑁、张允,是统领全部水军吗?”
“蔡瑁一向将荆州水军视作私产,是绝对不会假手于人的。”
“蔡瑁脾性如何?”
“自大,自大的厉害……或者说那几个迎接刘表进入荆州的士人都这样,以为没有他们就没有刘表,就没有现在的荆州。”
“最后一个问题,刘表与蔡瑁之间和睦吗?”
庞统此时也皱起眉头,不如前两个问题那般笃定。
“不知。”
“不知?”
“就是不知。”
庞统对于刘表的过往还算熟悉:“他年轻时被称为“八骏”,之后还因领导太学生受到了“党锢之祸”的牵连,怎么看都该是个刚直之辈,却不知如今为何变得这般软弱。”
“蒯、蔡二家逼的他连亲生儿子都要疏远,可自始至终都不见他半点反抗,所以说此事奇怪的很。”
周瑜再度陷入沉思,朝着庞统点头:“我明白了。”
“这就完了?”
“完了。”
“见你之前,我只有三成的信心将荆州的大军引诱出来;但现在,却有五成的信心能够促成此事。”
周瑜立即制订计划。
“蔡瑁统领水军,就要有让他发挥的机会。”
“让大军渡过汉水,他必然会出兵拦截。”
“带时候让甘宁、蒋钦领水军与他战上几次,让他以为自己大胜,他估计就会轻视主公。”
“而且如今江东之事他应该还并不知晓,到时候我等一旦后撤,蔡瑁必然会领兵追击!”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刘表会不会将荆州的兵马交给蔡瑁,让蔡瑁统领。”
……
周瑜一直担忧此事。
直到看到蔡瑁和张允领着相当规模的荆州大军来到当阳长坂坡,那最后五成的意外彻底烟消云散。
“此战过后,荆州便再无力能与主公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