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盘算 (第2/3页)
不过,……
“这猪说到底,一直都是立夏和小满在养,咱们是不是得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宋苗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那我明天问问他们?”
宋大志“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不过半分钟,震天的呼噜声就响了起来。
宋苗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揣着心事闭上眼睛睡咯!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宋苗就迫不及待的抓着宋立夏和宋小满问了起来。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宋苗这才心满意足的去上工。
农历三月初,气温上升,正是育苗的好时候。
三奶奶家的后院一角用烂草和土水拌成泥块,垛成一个三米宽,十五六米长,一米二高的长方形育苗坑。
坑里用砖砌成三道火墙,通到后烟洞,中间留出一条火道连接两边通道,前面砌成烧柴专用的炕道口。
火坑道砌成后,用土制大坯盖平,上面放三公分的碎土。
地窖中提出来的红薯,精工细选,去掉伤残不能用的,作为育苗母子瓜,放在育苗坑中,好似兵马俑一般一排排站好。上面再覆盖三公分细土,喷洒适量的水,盖上无腐烂的干麦糠就成了。
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从前面炉口加柴点火,青烟不断地从后烟洞滚滚冒出,飘散于蓝天白云之间。
技术员每天观察火炕中的温度表,十六七度是最标准的气温,最高也不能超过二十度。
育苗这个工作必须严格管理,二十四小时不离人,就连吃饭休息都得轮班。
宋苗没有当技术员的实力,却有着挑育苗母子瓜的使命。
作为一个熟练工,宋苗手里挑着红薯,嘴上也没闲着,还能游刃有余的跟队里的大娘大婶们聊上几句,打听一下那里有“出槽”的小猪仔。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大娘大婶们有门道。
宋苗只开了个头,大娘大婶们就七嘴八舌的提供了好几条消息。
宋苗仔细分析了一番,最终锁定了隔了大半个公社的桃源村。
可隔了大半个公社,起早去挑猪仔怎么想都不现实,挑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