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掀桌 (第2/3页)
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
文过饰非,能言善语,挑拨离间,制造事端,是谗臣。
“邪五,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
矫命专权,结党营私,唯我独尊,是贼臣。
“邪六,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
蒙蔽君主,颠倒是非,让君主恶名传遍四邻,是亡国之臣。
“此之谓臣道六正六邪。”
公孙弘缓缓述说着臣道正邪,望着逐渐惊慌的张汤,笑道:“而集百家智慧所构制度之臣,臣曰:‘能’。”
“何谓能臣?”
“少则能富国,多则能亡国的臣子。”
公孙弘声音很平和,没有什么烟火气,“如御史大夫这般,便是能臣。”
张汤别说是坐在那了,就连站都站不住了,当着上君的面,被人点名道姓说是亡国之臣,这要是解释不好,仕途就要戛然而止了。
“老相国,我敬你……”
“御史大夫,别激动嘛。”
公孙弘却打断了他,“‘富国’不入耳,‘亡国’便跳墙,这也是‘亡国之臣’之象,为公卿者,当持重,坐!坐!坐!”
面对老丞相笼盖四野的气势,张汤牙都快咬碎了,强制自己坐了下来。
御座上的刘据,饶有兴趣地望着‘师慈徒孝’的这一幕,淡笑道:“世人都说能臣干吏的好,怎么在老相国口中,多则反而要亡国了?”
“回上君,能臣干吏多逐政绩,为了展示个人能力和快速升迁,便会盲目追求的‘政绩事务’,而罔顾民生真正的疾苦,甚至会与民争利。”
公孙弘从绣墩站起,一躬到地,沉着声音,说道:“恕臣僭越,上君的‘国业’制度,为帝国开了一个不好的端。”
“说下去。”
“朝廷垄断了某个行业或资源,从中牟取了海量利润,粮食、食盐、铁具,等等,现在国库、御府中的存金、存银,正是由此而来。”
“老相国该明白,寡人垄断的行业和资源,是朝廷要做,而不能交给商人做的。”
“上君,这就是问题所在,国业的垄断,是为了社稷稳定、百姓安定,钱财只是附加之物,这世间,也没有什么政绩要让上君去追逐的。”
公孙弘知道朝廷垄断的必要性,也不是要在这上面指摘政令,“但是,在所有制度中,地方的赋税、钱谷收入,都是政绩的主要表现之一。”
赋税、钱谷收入,是最直观的数字,也是最能量化“计簿”的政绩,没有什么比实打实的东西更能说明能力的了。
“垄断地方行业、资源,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无数政绩,臣以为,会成为很多能臣干吏的选择,当能臣干吏多了,相当于朝廷垄断了所有行业和资源,以臣之见,那样的帝国并不会长治久安,反而会促使朝廷失去民心而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