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制 (第2/3页)



    刘据不是愚夫,知道丰收与否和所谓的心意没有什么关系,纯粹看天意。

    但百姓普遍不这样认为,皇帝是天之子,天怒,即是子之错,丰收不诵你,绝收就骂你。

    尤其是近些年来,天灾人祸增多,诸地欠收之事时有发生,百姓们是怨声载道。

    刘据记得,貌似在他三岁,能在田垄间行走后,他的皇帝父亲就将启耕大典的“重任”交给了他。

    每次地方上报欠收之情,父皇就会狠狠责骂他一番,然后惩罚他一天不能吃饭。

    现在想想,父皇是真的不当人啊。

    自己不愿意背负“上天责罚”,让小小的儿子去顶缸。

    不过。

    攻守易形了。

    刘据亲做朱批,“今父皇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南阳为我大汉朝耕农大郡,请父皇于南阳择地行启耕大典,万望心诚,得天之佑。”

    “心诚”二字,格外厚黑,相信为父皇择地启耕的太常署官员能明白其中深意,为父皇挑选几亩难耕田地,向天示诚。

    二,上巳节将至,宜祓禊。

    即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祛病,将兰草浸水沐浴谓之“兰汤辟邪”,也称为“祓禊”。

    以兰草或柳枝蘸取浸泡兰草的药水清洁身体,以求驱赶邪祟,祈求福祉降临。

    而阳春三月,正值桃花盛放,因此,上巳节亦有桃花节的美名,如此美景也为青年男女提供了遇见爱情的契机,可以说,这是华夏最早的情人节。

    又是上至大汉君主,下至黎民百姓要参与的活动,刘据记得,当初母亲之所以得到父皇宠幸,便是父皇上巳节祓禊后路过平阳侯府才有了故事。

    或许在父皇如今的想法中,已然不是故事,而是事故了。

    刘据会心一笑,把上巳节祓禊定在了渭水河畔,兰汤辟邪后,可以直接到北军中,为代地之战的南北大军将士壮行。

    三,校尉张次公已与南越国王太子赵婴齐进入了南越国境内,不日就将抵达南越国都。

    强弩校尉路博德所率大军和诸侯王太子所率的国府兵也抵达了桂林郡。

    路博德不顾诸侯王太子们的抗议,强行把诸侯王国府兵都编入了大军中,连个护卫都没给王太子们留,失去了兵力的王太子们等同一个吉祥物,被路博德“挂”了起来。

    总之,朝廷既定的南略计划,一切顺利。

    回复的朱批很简单,“依计行事”。

    大事毕,小事了。

    刘据这才稍稍休息了会,再醒来时,午时已过,吃了些蔬果,再次回到了御案前。

    有公孙弘、张汤那么善解人意的臣子,他所做的事情不多,那便是默默推动大汉方方面面的改制,政令是由他颁布的,但制度却不能完全由他所出,这样才能有挽回的余地。

    刘据立志为圣主贤君表率,不能让任何污水溅到身上,是以,大汉新政,大多出自丞相府,未完善的宗室制度,日后则会出于兰台。

    只有武功盛德,冠军侯战河西,卫青计代地,才会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