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凌烟 (第2/3页)
的伟业,是以,陛下心动了。
不惜御驾亲征,携军三十万,誓要洗刷大汉过去几十年的耻辱。
但这么一个机密度极高的帝国战略计划,却被一个边防尉史知道了,而且还在如此重要的时间点出现在前线哨所,让大汉三十万大军的所有准备直接打了水漂。
汉计不成,乃天命也。
之后大汉、匈奴就彻底撕破了脸,开启了长达十数年的大战。
可透过这场未成功的诱敌歼灭战,反应了很多东西。
为了汉家一县之地的人口、财物,匈奴单于能以身犯险率十万精骑南下,这不仅是为了劫掠的快乐,也证明了大汉对匈奴的经济封锁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事实上,从开始修建长城,农耕之族对游牧之族的经济封锁就已经开始,别小看那低矮的长城,连人都挡不住,但能挡住马!
面对长城时,匈奴大军要么放弃战马,成为步兵,要么破坏长城,再大军推进。
前者放弃优势来中原步战,那是自寻死路。
后者,长城的质量,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匈奴人想要破坏,就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有那个时间,汉家大军早就围过来了。
因此,长城的出现,使得草原上的部落忽然发现,在双方没有战事时,很难再南下劫掠。
很多生活必需品的获得,变得困难重重。
正常的抢掠途径被打断,那就只能依靠和匈奴暗中勾兑的那群人来“以物换物”。
但是,商人逐利,是不分地界的,在汉家与草原上万里的边线上,大汉边地的诸侯王、豪强、商人利用长城的封锁,获得了超高的优势地位。
对匈奴人,一口价,一口釜一匹马,你不买,我就找东胡去。
对东胡人,那边已经两匹马一口釜了,你买不买,不买我就去找匈奴。
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诸侯王、豪强、商人赚得盆满钵满。
更可怕的是,一旦草原和中原爆发战争,草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贸易封锁。
盐、铁、牛、羊、马等双方贸易,来到了全新的高度。
这十多年来,大汉边地的诸侯王、豪强、商人通过违反朝廷律法,越境给匈奴“输血”,大发战争财,赚到了难以想象的财富。
可是,匈奴的物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汉匈大战前,匈奴的物资问题就很严重,汉匈大战后,匈奴的物资问题更加严重。
赵王刘彭祖,是比马邑豪强聂翁壹,更能让匈奴单于信任的人。
赵国的门客、豪强,是能帮匈奴摧毁长城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如果匈奴能获得代地,占据中原北方形胜之地,草原一切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这远比马邑的人、财更吸引匈奴单于。
就像是马邑之谋的重现。
但和元光二年那么多准备不同,这次,大汉的军队只用在代地设下口袋,等着匈奴单于本部大军、左贤王本部大军钻进去,然后扎上口袋即可。
其他的,都由赵王殿下、赵国门客、豪强和匈奴人来准备。
天命。
这次站到了大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