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克继大统,三请三让 (第2/3页)
... ....
琅琊城
丞相曹操死了之后,丞相的位置则是由他的孩子曹丕继位。
曹丕与曹操不同。
在曹丕的眼睛当中,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应该拥有的,与天子无关,而且他想要的更多。
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区别呢?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曹操虽然也是门阀世家子弟,但他的出身并不算很好,他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走到了如今位置的,同时,他还保留着最开始的“信仰”,也就是报君黄金台上意的这种君恩思想,所以曹操愿意为了大汉,为了天子流尽最后一滴血。
但是曹丕不同。
曹丕出身之后,便是拥有如今的家世——他觉着拥有如今的一切都是他与生俱来的,所以他的眼睛中只看的到欲望,看不到信仰,也因此他变成了当年曹操口中的恶龙。
这就是一代和二代的区别了。
在曹操死后的第二年,曹丕便当上了丞相,并且继承了魏公的爵位,但却对此并不算满意——公爵的位置算什么?他要当王!
因而,在曹操死后的第二年冬天,他便胁迫小皇帝下诏书,加封他为“魏王”。
同时,他也拥有了造反套装。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加赐九锡。
在曹操死后的第三年,也是北汉皇帝刘备登基的第三年,曹丕便已经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欲望了——他想要称帝。
可是他却没有办法称帝。
琅琊之中的世家....可不是闹着玩的。
此时的琅琊城汇聚了不少世家,这些世家门阀的力量加在一起,可是超越了曹氏的——毕竟这个时候,他已经无法使用忠心大汉的名义了。
于是,一场阴谋正在迸发。
曹丕想要成为皇帝,就必须是要得到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而想要这些世家门阀的支持,就必须是让这些“狗”吃到肉,并且吃饱肉。
一个想法萌发在曹丕的脑海之中。
.... .....
大元四年,长安城,未央宫
登基已经四年了的刘备神色漠然,他看着手中的奏疏,脸上闪过了一抹笑意的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