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章 有时候信仰比命重要,强行“救”他反而是对他的侮辱 (第2/3页)
一亮:"姐,我不是说你的设计不好!只是……如果稍微改一改,配上王家人天生的大力气,效率还能翻几倍!"
王小小挑眉:"哦?说说看。"
贺瑾立刻蹲在地上,捡了根树枝画起来:"你看,现在的脚踏式脱粒机是靠人力踩踏板带动滚筒。但如果把这里改成手摇大齿轮,配合链条传动,以王家人的臂力,摇起来肯定比踩踏板快得多!"
王小小:“改得快吗?”
贺瑾:“快。”
王小小指了隔壁:“隔壁有工具,你去改一下。”
王小小这时候去了二伯那里看账本:“二伯,养猪吧?我们生产队都的田不用几天都干好了,不如养猪,这样人多了,可以解决问题,还能有好处?”
王爹海抬头:“什么好处?”
王小小:“不让外人进来,就说养猪场最重要的是防治猪瘟?人口多了就会发猪瘟,我记得公社一直提倡生产队多养猪?但是生产队害怕猪瘟,要得都不多,我们可以生产队可以养起来,分批上交。”
王德海:“开春我去公社谈。”
王小小:“二伯,我爹的意思,今年屯粮,明年最好不要出去,生产队春夏的衣服可以自己做,多买盐回来。”
王德海:“你六伯也说过,我已经有意在控制了,村里屯的物资,过三年都没有问题。”
“二伯,你安排一下,每三个月派人来军家属院,我可以把钱票给你,粮食分批储存,不要太多人知道。”
王德海:“成,没有问题。”
贺瑾跑了过来:“姐,我弄好了。”
王小小惊讶,看了一下时间,才过了三个小时。
王德海:“小瑾,弄好了什么?”
贺瑾得意洋洋说:“脚踏式脱粒机,我改成手摇脱粒机。”
王小小站了起来,贺瑾牵着她爹手来到农具间,王德海跟在后面。
王德海就走到脱粒机旁,单手握住摇柄猛地一转速度很快,按照老王的速度两个多做几个,田里不用2天就干好。
“小瑾,能不能给我们一张图纸。”
贺瑾拍拍胸部说:“二伯,包在我身上。对了二伯,你们有这么多牛吗?你们曲袁犁怎么这么多?”
王德海哈哈大笑,不说话。
王小小:“牛多金贵呀!这头牛都十岁了,它就带我们出山进山,犁耙这些活,我们老王家自己干就行了,我们力气比牛大多了,耐力也比牛强。”
王小小回去的时候,被告知去三伯家吃饭了,生产队最角落。
王小小每一次来到三伯家,觉得好尴尬,毕竟三伯有两个老婆呀!
而且,这两个女人一点也不知道收敛,张扬无比。
三伯家典型的三合院,带着游廊,外面看破破烂烂,进去一看。
主屋三间,中间堂厅,旁边两间分别是大三伯母和小三伯母。
堂厅旁边两间谁是谁,对不起,她们两个女人,会一年换一次。
贺瑾来到左间房觉得他来到了外公家(西式家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