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0章 迁都北京的利与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0章 迁都北京的利与弊 (第2/3页)

为,天幕所言,是果而非因,是末而非本。”

    他指向天幕:“请看,天幕亦清晰指出,关宁防线虽未能阻止清军入寇,但其存在,始终是悬在皇太极头顶的一把利剑,迫使他每次入关,必在关外留下数万精兵防守,且从不敢久留内地。此乃巨大的牵制之力。其关键问题,并非迁都本身,而在于……”

    徐达顿了顿,声音加重:“在于整体防线的布局与协同,更在于指挥调度之人!辽西地势复杂,关宁军火器沉重,骑兵于山地机动力大减,难以迅速支援喜峰口等地。此乃地理限制,非迁都之过。真正的问题在于,朝廷未能根据新的形势,建立起一套高效联动、互为奥援的纵深防御体系。长城防线漫长,需处处设防,而朝廷兵力捉襟见肘,预警与守备废弛,致使虏骑总能找到薄弱之处,一捅即破。”

    冯胜接口道:“天德兄(徐达字)所言极是。皇太极能五次得手,关键在于蒙古借道。而满蒙联姻紧密,此乃皇太极之外交政治手腕高超,此消彼长之下,我方边墙防务却日渐松弛,此消彼长,岂能不败?迁都北平,利在控扼北疆,震慑塞外。其弊,则需有足够的中枢权威、财政支撑和军事才能来弥补。若天子英明,将帅得人,兵精粮足,迁都之利远大于弊。但若……”

    蓝玉性子急,直接抢过话头:“但若赶上崇祯那种又蠢又愣还瞎指挥的皇帝,那就是催命符!看看!杨嗣昌刚提出要‘安内’,转头就被清军利用,趁虚而入!国内流寇还没平定,这边勤王兵调得晕头转向!这仗怎么打?换谁去守那个北平,都得抓瞎!所以根子不在都城在哪,而在龙椅上坐着的是谁!”

    蓝玉的话虽粗鲁,却一下子点醒了殿内众人。是啊,再好的战略布局,也需要有能力的人来执行。

    朱元璋阴沉着脸,缓缓点头,他目光扫过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的朱棣,最终定格在虚空中的天幕上。

    “徐达、蓝玉,你们说到点子上了。”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