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5章 血战京门震撼洪武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95章 血战京门震撼洪武朝 (第3/3页)

请降!此乃军人气节,国朝脊梁!凭此一点,就强过北宋末年多矣!”

    而在南京城的各个角落,士子百姓们也同样心潮澎湃。

    而在大明各地的茶楼、书院中,士子百姓们也同样议论纷纷。

    罗贯中激动地以筷击碗:“壮哉!此真可谓‘鏖兵广渠门,关宁破虏胆’!当载入史册,传唱后世!” 他已经开始在脑中构思这段剧情的演义写法。

    施耐庵则喟叹:“城下血战,将士用命,然庙堂之上……唉,只怕又是奸佞当道,忠良难为。” 他更关注英雄背后的悲情色彩。

    黄子澄内心激荡:“京门血战如此,可见国朝元气犹在,忠勇之士未绝!那崇祯皇帝若能善用此等将士,摒除阉党奸佞(他已自动将败因归于此),中兴有望,中兴有望啊!” 他将希望寄托于皇帝幡然醒悟。

    方孝孺则站在庭院中,对着天幕肃然拱手:“袁都督、满总兵、祖将军并诸位将士,请受晚生一礼!诸君以血肉铸京畿屏障,忠烈之气,贯通古今!足可见,华夷之辨,在乎气节,非独武力!” 他将此战上升到了道德气节的高度。

    年轻的齐德在学堂中,对同窗激动地言说:“见今日之战,方知何为忠,何为勇!我辈读书,他日若能为官,必当使将士无后顾之忧,让满桂将军不再被己方炮火所伤,让袁都督不再有孤军浴血之憾!” 他想到的是实务与保障。

    奉天殿内,朱元璋缓缓站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北方,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座刚刚经历血火的北京城。

    他沉默良久,最终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开口:

    “咱……咱或许小瞧了这崇祯小子的兵。将,是好的;兵,也是好的。能打,敢死!”

    他猛地回头,目光如炬,扫过群臣,那眼神里充满了巨大的困惑和无法理解的愤怒:

    “但越是如此,咱越是想不通!有这样肯死战的兵将,这大明江山,怎么就能亡了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那崇祯小子蠢到了极致,还是……这朝廷里,烂得超出了咱的想象?!”

    他的疑问,如同沉重的巨石投入深潭,在奉天殿内回荡,无人能答。一场辉煌却惨烈的京城保卫战,带来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更深的、令人窒息的悬疑与警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