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3章 房玄龄的教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3章 房玄龄的教导 (第2/3页)

相,我撑不住了。”

    他将朝堂的争执、弹劾的奏折、士族的刁难一股脑倒出来,语无伦次地说着自己的委屈。

    “我只是想让百姓好过些,为什么他们都觉得我在争权夺利?

    为什么连程将军都不肯信我?”

    房玄龄静静地听着,直到李福说完,才缓缓开口:

    “殿下可知,当年太宗推行均田制时,比您难十倍?”

    他指着清册上的标记:

    “那时山东士族联合关陇旧部,拿着兵器守在田埂上,说‘宁死不交出祖业’。

    太宗怎么办的?

    他没硬抢,而是让士兵帮着士族耕种,秋收时按市价买他们的粮,三年下来,士族发现合作比对抗划算,才慢慢松了口。”

    李福愣住了:

    “可......可父皇说过,对士族不能纵容。”

    “纵容是一回事,急躁是另一回事。”

    房玄龄叹了口气,

    “殿下的均田令没问题,错在太急。

    您让银号查出隐匿田产,当日就要收回,不给士族转圜的余地,他们自然要抱团反抗。”

    他拿起一份奏折,正是李福下令“十日之内清退所有违规田产”的旨意:

    “您看这里,十日太短了。

    士族的田产牵连佃户、粮仓、水渠,强行清退,受苦的还是百姓。

    不如改成‘半年为期,分三批清退’,银号给愿意配合的士族低息贷款,让他们有资金另置产业,他们何苦跟您硬碰硬?”

    李福的手指在“十日”二字上顿住,突然想起银号处理坏账时的做法。

    从不是立刻催缴,而是允许商户分期偿还,还贴息鼓励他们重整生意。

    原来治理天下,竟和打理银号有相通之处。

    “那武将们呢?”

    李福又问道,

    “我削减军饷补贴灾民,程将军说‘士兵流血流汗,凭什么要他们让着灾民’。”

    “因为士兵的爹娘也是灾民。”

    房玄龄的声音低沉了些,

    “您该让听风楼去查,西州的士兵里,有多少是山东灾民的儿子。

    然后请程将军去军营,让士兵们自己说,愿不愿意分点粮给家乡的爹娘。”

    他顿了顿,补充道:

    “再告诉程将军,银号会给军属放贷,让他们能种好地、做好买卖,军饷虽减,家人的日子却能好过,他未必不同意。”

    李福的眼睛渐渐亮起来。

    他看着房玄龄案上的清册,上面不仅有田产记录,还有每个士族族长的喜好、软肋。

    崔雄最疼长孙,那孩子在国子监读书,总因出身被排挤。

    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