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要殉情的长孙无垢 (第2/3页)
可儿臣需要您,大唐需要您。
您要是走了,谁来教儿臣怎么当一个好皇帝?
谁来提醒儿臣,别忘了百姓的苦?”
长孙无垢的手指颤了颤,她看着儿子通红的眼睛,那里面有她熟悉的倔强,也有了她陌生的担当。
这是她和世民的孩子,是大唐的未来,她怎么能丢下他?
“您看,”
李承乾从怀里掏出块玉佩,正是长孙无垢塞给李世民的那枚,
“父皇把它留给儿臣了,他说,让儿臣替他好好照顾您。
您要是走了,就是让儿臣做个不孝子,让父皇在天上都不安生!”
玉佩上还带着李承乾的体温,烫得长孙无垢心口发疼。
她突然捂住脸,压抑了许久的哭声终于爆发出来。
“我想他......我真的想他......”
她的肩膀剧烈颤抖着,
“这宫里到处都是他的影子,我一闭眼,就看见他穿着龙袍,笑着叫我的名字......”
李承乾把母亲搂进怀里,这个曾经为他遮风挡雨的女人,此刻脆弱得像片落叶。
他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小时候她哄他那样:
“儿臣知道,儿臣也想。
可我们得好好活着,把父皇没做完的事做完,让他在天上,能笑着看我们。”
佛堂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李世民的牌位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长孙无垢看着那缕光,突然慢慢松开了手。
李世民下葬那天,长安的天空放晴了。
李承乾穿着斩衰孝服,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手里的哭丧棒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百姓们跪在街道两旁,手里捧着白菊,哭声从朱雀大街一直蔓延到昭陵。
有个卖胡饼的老汉,捧着刚出炉的饼,对着灵柩的方向磕头,泪水打湿了饼上的芝麻。
贞观年间,是李世民让他这样的小贩能安安稳稳地做生意,不必担心苛捐杂税。
长孙无垢坐在凤辇里,隔着纱帘望着送葬的队伍。
她的眼睛红肿,却没有再流泪。
昨夜,她把那把剪刀扔进了太液池。
“太后,”
苏氏坐在她身边,递过一杯热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