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喜剧变悲剧 ,郎中去青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四章喜剧变悲剧 ,郎中去青岛 (第3/3页)

声欢快地在窗外游荡?寒冬究竟怎么啦?原来,原来那是春姑娘悄悄回来啦!真的是春姑娘又回来啦!春姑娘你可算是回来啦,你知不知道寒风冰雪把 我们 … ,瘦小干瘪的树枝挂满激动的眼泪 ,枯萎的小草沾满委屈的泪水 。就这样 ,小雨高高兴兴地下着,在那屋顶墙头上,在那石堆草垛上 ,白白积雪渐渐消失了,地面上,犄角旮旯里 ,陡坡山涧里 ,白白 的积雪悄悄不见了踪影,透过薄薄冰层可以清晰看见下面汩汩流淌着清澈的雨水冰凉的雪水,它们汇 集在一起形成溪流默默奔向大海。

    积雪正在一点点逐步消融,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两旁积雪消退后也显露出令人心酸的一幕,竟然有被冻死在雪地里不知姓名的路人,有人趴在地上裸露着腿,有人仰卧在草地裸露着胸膛,全都衣不遮体且脸部呈现骷髅状。他们是谁家的父母或儿女?他们是谁家的丈夫或妻子?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都是赤贫的苦难民众,他们都是因为无家可归冻饿而死 。死,对他们而言是解脱,然而还活着的苦难 民众却要继续面对饥饿 ,面对寒冷 ,面对岌岌可危的生存 。什么是 “青黄不接”?什么是 “饥寒交迫”? 只有经历过那个悲惨年代的人才会有深刻且令人不寒而栗的体会。

    河山是日照地区的丘陵山脉之一 ,因 “众河之源”而得名,延绵不断的山峰气势磅礴 。那渺渺白云缠绕着嶙峋的巨石,那山坡密密的翠柏郁郁葱葱,那山涧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残存的积雪零零散散点缀在丛林山脊之中,点缀在溪流小河旁,粉红色的梅花不惧初春的寒冷,早已在路边绽放,燕雀在丛林中飞来飞去嬉戏觅食。

    安喆选择河山作为组建训练农民队伍的基地,是因为这里远离村庄乡镇,山间小路复杂隐蔽,山外万一有不利情况出现 ,易于疏散人员 ,确保安全。

    自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 ,这才过了短短几个月时间 ,安以舵便顺利组建了有上百人参加的队伍,小舵子的组织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在安喆尽心指导训练下,队伍的弟兄们列队出操跑步,整齐划一听从指挥,拼刺格斗,卧倒匍匐前进等基本战术动作,学得有模有样 。每个人手里只握有一根像扁担长的木棍,或者就是从家里带来的扁担,或者是戏班唱戏使用的竹制红缨枪、道具竹制腰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火器,倒像是民间跑码头的戏班子,不能算作是武装部队。值得庆幸的是队伍里有很多习 武之人,棍术耍得很漂亮,安喆鼓励有武术功底的人,主动教授其他人舞枪弄棒的本事,这倒让不明就里的过路人以为就是一群喜欢武术的习武之人,在很少有人光顾的河山聚在一起切磋武术罢了,不会引起帮会或官府的注意。海蛎子教这些弟兄们读书识字,讲解中国的人文历史,告诉弟兄们做人的道理,怎样才能有尊严地活着,也告诉弟兄们为什么要加入这支农民自己的队伍,他们将为谁而冲锋陷阵。

    牟老师负责的石榴所、岚山镇 、陈疃镇等西南部及沿海的那一带地区,组建的农民队伍也非常顺利,主要得益于牟老师之前所做的领导农民抗争活动打下群众基础,牟老师在当地老百姓中间有相当 大的影响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