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河蚌村的小霸王 (第3/3页)
有一座古朴的青石牌坊,上书河蚌村三个鎏金大字 。据传说,是京城的某位大臣路过此地给留下的墨宝 。以牌坊为中心,村里村外延绵数里地都是农村大集 。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 乡的百姓 ,都在大集里设点摆摊,都在大集里采买所需物品。
小商贩们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各种草制品,鱼货渔具,各种颜色的手工织粗布,各种土陶制品,各种农具炊具土石沙料木料,比比皆是 。还有洗头理发的,吹糖人的,杂耍变戏法的,卖膏药大力丸测字算命的,甚至还有卖孩子的聚集点。
可以这么说吧,凡是能换成钱的物件家伙什,都被摆在集市上出售。正当人们只顾自己眼前的生意时,在靠近集市出入口的地方出现一阵骚动,霎时间集市上甭管是摆摊的或者是闲逛的,都纷纷往 路两边躲 ,这是怎么了?
只见打集市入口来了几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头上歪戴着黑毡帽,鼻子嘴里喷着热气,晃着膀子横着走路,你说这伙人又不是属螃蟹的,腿脚又没有拧麻花,可非要横着走道,不横着走就会缺胳膊少腿吗? 再看他们的穿着打扮:身上穿着露着棉絮的粗布破棉袄,棉开襟不系扣子而是叠加着裹在竹竿似的腰间,再用麻袋绳像捆猪似的缠绕在棉袄外面。脚上的棉鞋开着三寸长的口子,露着棉絮不说,那土那泥浆把鞋糊得严严实实,不知道的还以为把叫花鸡穿在脚上当时髦。为首的那位走在中间最前 面,他大脑袋个子不高,黝黑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掉了半块玻璃的墨镜,左手戴着破手套还拎着一根木棍,右手的手套露着指头攥着一支长长的旱烟杆,一边走还一边东瞧瞧西看看到处乱‘踅摸’ ,不 停地用木棍敲打地面,还时不时把长杆旱烟吸口杵在嘴里使劲嘬,他们这副德行打扮还真能吓坏那些憨厚老实的庄稼人。
“ 哎! 卖高粱米唻 ,今年的高粱米!”
墨镜男听到了吆喝声,他停下脚步来到摊贩跟前,打量着卖高粱米的大婶,这位大婶,年纪约在四十几岁左右,头上戴着脏兮兮的毛巾,满脸的老年褶子 。她见墨镜男凑到她的摊位前停下,知道事要不好 ,心里直打哆嗦 ,我这不是嘴贱吗 ,等这伙人走过去再吆喝 ,也不耽误事啊!
“ 唉 ,卖高粱米的 ,怎么个价啊?”
墨镜男颠着四方步,脑袋一摇一晃地凑到高粱米摊位前,歪着头,嘴里鼻子里喷着白气,带着挑衅的口吻打听卖价。
“这位大兄弟 ,高粱米卖三分一斤! 哎嗨三分一斤!”
得,这帮人的气场告诉你,鬼找上门了,这也没法藏着掖着 、躲着避着啊 。大婶赶忙陪着笑脸想讨个好,反正俺是做小买卖老实巴交挺守规矩,又没招谁惹谁,应该不会有这个那个的 。心里虽这样琢磨 ,可手里拿着秤杆身体却微微哆嗦着 ,晃悠着的秤砣碰到秤盘撞的叮当乱响。
墨镜男低头瞅了瞅案板上摆放着的高粱米,又抬头看着着大婶,把手里的长旱烟杆杵在嘴里吸了一口烟又喷了出来 ,一边摇晃着脑袋 ,一边尖声细语地告诉大婶:
“那你给我数三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