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贝卡谷地里的防空导弹部队 (第2/3页)
?”
马哈茂德没有立刻回答,脑子里正在天人交战。
上次去开会,上级就已经说过,大卫人的第一波进攻,很可能是无人机,不要上当,不能轻易打开目标照射雷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他该怎么选择?
如果来的是无人机,那他们当然不能开机,否则就会暴露自己装备的电磁信号特征,但是,如果来的是真的呢?
“目标距离我们还有二十公里!”
“十五公里!”
终于,马哈茂德顶不住压力了。
“打开目标照射雷达,发射导弹!”
“是!”
1S91目标照射雷达迅速启动,雷达波充斥天空,瞬间,在天空中盘旋的侦察兵无人机,就收到了强烈的电磁波信号。
后方,帕尔马西姆空军基地。
“已经获得对方萨姆-6导弹目标照射雷达参数!分别如下,一号目标,频率……”
埃其翁空军基地。
这是地勤人员最忙碌的时刻,他们站在鬼怪战机的机翼下面,抬着头,快速地将一旁手推车上,十八种导引头的一种,安装到了和麻雀导弹类似的弹体上。
这自然就是专门攻击雷达的反辐射导弹,百舌鸟。
冷战期间,美国佬就开始研制乌鸦星座和百舌鸟两种机载反辐射导弹,其中乌鸦星座中途放弃,只有百舌鸟导弹成功研发了出来,而且还投入到了越南战场上。
它使用的弹体,本来就是麻雀3,所以外观和麻雀导弹几乎一模一样,最关键的诀窍,是在导引头上的。
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只能使用最简单的被动直检式比辐单脉冲技术,简单来说,弹头上拥有一个等角四臂平面螺旋天线,天线尺寸正好是目标雷达波长的四分之一。
这个四臂天线接收的信号,形成了上下左右四个波束,相互正交,和导弹舵面形成了四十五度角,在飞向目标的过程中,导弹只要偏离轴线,就会在其中一个天线上形成了直流误差信号,经过电路变换之后,形成舵机控制信号,让舵机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听上去很简单,属于模拟电路技术,好像没有任何的智能化,但是在这个时代,空空导弹大部分也都是模拟电路的,全数字电路,也只有东方在用。
这种导弹实现了攻击敌人雷达的任务,但是缺陷也不少,比如说,它只能迎着雷达飞,因为需要雷达的信号来引导,所以在越战中,经验丰富的雷达手会通过突然关机等方式让这种导弹扑空。
对此,美国佬的改进方案就是增加惯性引导装置,只要认准了目标,哪怕目标关机,也会根据惯性继续飞向目标。
另一个缺点,就是导引头覆盖的频率波段太窄,而且这还是物理上的区别,天线尺寸是固定的,所以,为了应对不同频段的雷达,就得有不同的导引头,然后……在出击前,确定目标雷达的具体频率,然后选择合适的导引头。
等等,萨姆-6导弹的数据,难道不能提前知道吗?
搜索雷达是一直开机的,可以得到这种搜索雷达的信号,但是,目标照射雷达,那是打仗的时候才开机的,而且,为了保密起见,老毛子研制的装备,都是有几个频率段可以自由选择的,平时用一个,战时换一个。甚至,不同的导弹连,也可以用不一样的频率,彼此之间也不会串信号。
无人机的任务,就是诱使对方雷达开机,确认准确的雷达频段,然后……就能一拥而上了!
地勤人员娴熟地换上导引头,然后调试,整个过程,也没有用了一分钟的时间。
然后……
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架架鬼怪战机滑上跑道,飞向天空,机翼下,两枚百舌鸟,两枚麻雀,两枚响尾蛇,携带的导弹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作为第一波次的攻击力量,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等鬼怪战机离开,满载弹药的F-16战机,也滑上了跑道。
其实,F-16也可以携带百舌鸟导弹,但是让这种先进的三代机执行反雷达任务,有些浪费,他们挂载炸弹的数量,远超二代机,而且,打防空导弹阵地是最危险的,F-16比较贵重,不适合冒险。
最后起飞的是F-15,这种重型制空战斗机,是用来夺取制空权的,按照他们的设想,叙驼对萨姆-6导弹盲目自信,在导弹阵地被炸之前,叙驼空军是不会出动的。
他们的F-15,在后面充当压轴的就行。
天空中,E-2预警机在盘旋,给整个机群提供指挥。
所谓的刺杀,不过就是一个借口,为了打击贝卡谷地,他们已经进行了一两年的演练,甚至还在沙漠里,布置了一个一比一的贝卡谷地的模型,他们已经演练过无数次了!
大卫之鹰将会再次展示他们的强悍,洗刷赎罪日战争遭受的侮辱!
贝卡谷地。
马哈茂德听到了远处天空中传来的爆炸声,神情复杂地走出了雷达车,然后看向天空。
最近一架飞机,是在十公里外被炸成火球的,这场景,真的是很壮观!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