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7章 歼九的金属样机下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7章 歼九的金属样机下线 (第2/3页)



    外表上看,和老毛子用的差不多,都是一个半球形,里面有个探头,但是实际上,它的技术含量可比老毛子的好多了!

    老毛子的里面,就是一个简单的红外跟踪装置,水平扫描前方165度的空间,仰视60度,俯视15度,据说对于开加力的发动机尾喷管,能探测上百公里,再配合激光测距器,就能准确知道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但是,老毛子这东西,绝对不是最高大上的,老毛子搞这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机载雷达不够先进,在实战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为了提供一种在强电磁干扰下的作战手段,而捣鼓出来的这种产品。

    而且,这也不是老毛子的专利。

    历史上,最早装这种东西的,应该是美国佬的F8战机,大致也装在了机头的位置,甚至就连雄猫战机,其实也有这装置,只是安装在了机腹部位而已,不怎么显眼。

    现在,己方也有了这东西!看着就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头盔瞄准具、红外成像的光学探测和跟踪装置,机载雷达……这些都武装到了歼九上,绝对够强悍啊!

    “这东西,咱们西工大已经搞出来了?”

    “是的,已经出来了,咱们安装的就是实物,可不是模型,不过你们那边依旧在研究,等咱们正式量产的时候,说不定就能有32*32阵列的了。”宋老说道。

    秦亮点头,继续向后看,座舱后下方两侧是鸭翼,鸭翼下面是进气道,矩形的造型,上面还有加强肋。

    再向后,就是宽大的三角翼主机翼,这机翼,就是歼九能翱翔蓝天的资本!

    秦亮从前面走到后面,伸手去抚摸那些裸露的铆钉,一直到了最后,看向发动机。

    歼九原本就是打算适配涡扇发动机的,现在安装的涡喷-15,也不过是临时的替代品而已,所以,发动机舱在设计的时候就留有余地,现在看着直径不到一米的涡喷-15,秦亮也是无比感慨。

    就是因为这发动机,拖累了歼十多少年的时间!现在,在自己的推动下,这款三代机终于算是要出来了!

    这款飞机,就是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产物,下一款飞机,就是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产物!自己重生回来,没系统,就靠着脑子里掌握的知识和路线,能推动到现在,已经不错了!秦亮看着眼前的飞机,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咳咳,自己还是个大学生,自己还是孩子呢,现在可不能有孩子。

    其他领导们也都看到了飞机,目光中神采奕奕。

    “看什么模型,也不如看这个实机好啊!”

    “没错,这飞机看着就带劲!”

    在众人的感慨中,秦亮来到了机头,爬上了舷梯,向座舱里看一眼……

    “怎么还都是仪表板?”

    “唉,这飞机座舱内的显示器,还没有研制出来,相关配套企业……”宋老有些无奈地摇摇头。

    以前的战机座舱内部,都是大量的仪表,最多就是有个雷达显示器,那也是个小小的阴极射线管,和示波管差不多。

    在八十年代初期,大部分的三代机座舱内部,还是以仪表为主的,看看早期的F-15和F-16座舱就知道了。

    这座舱显示技术,也需要慢慢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国内压根就没有配套企业!

    国内现在的座舱仪表生产厂,根本就搞不出来显示器,而民用的电视机显像管的生产商,又会觉得军队订单太少,根本就没必要专门捣鼓,而液晶显示器……这东西现在最多只能显示数字,计算器上使用的那种,得到八十年代后期才能突破,而且强光照射下也看不清楚。

    所以,现在还是钟表店的风格,想要实现一平三下的现代座舱布局,还真不容易!

    但是……没有一平三下,那还算是现代化飞机吗?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也会让战斗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单。

    战机上有了大面积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各种飞机数据,可以显示数字地图、导航信息等等,将会大大降低飞行的负担,虽然说老飞行员可能还不习惯,但是只要习惯了,就绝对退不回去了。

    秦亮皱着眉头:“航空工业系统里,原本搞航空仪表的工厂,他们就没这个想法吗?”

    后世的飞机,都是清一色的玻璃座舱,哪怕就算是客机,运输机,上面也是一个仪表都没有的,现在航空仪表工厂不想转型,那以后不就得黄了吗?

    “他们……”宋老是欲言又止。

    上次引进马可尼的航电,平显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这适应三代机的下视显示器,还是八字没一撇,只要现在的飞机还在用航空仪表,那些工厂就不会有生存危机,他们怎么会想着搞改革?

    “好吧,别人不干的,我们西工大来干!”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座舱显示器的生产技术,其实也不会特别复杂,不就是一个平面直角的阴极射线管而已!己方在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