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被打啦,被打啦 (第2/3页)
亮还在风洞实验室里,测算枭龙的大边条翼的效率,为飞控编写提供数据支撑呢,就有人跑了进来。
“秦亮同学,秦亮同学,试飞院那边打来电话,请您立刻过去!”
“过去干啥?试飞院遇到了什么难题吗?”
“不知道,但是那边说得很急。”
“好吧。”秦亮点头,出门,跨上了……偏侉子。
没错,就是偏侉子,他早就把南昌那边的事情忘记了,没想到,那边还记得,大老远的,硬是给他送来了这辆偏侉子,还是得说东方邮政好啊,这么大的包裹都接,什么偏远地区都能送。
现在,偏侉子就成了秦亮的交通工具,只是这挎斗上,很少出现杨朵儿。
杨朵儿最近几个月,几乎都在国外忙活。对妻子,秦亮是既心疼,又想念。
偏侉子轰鸣着,直奔试飞院的方向,还没到,就听到了天空中的轰鸣声,当秦亮抬起头来的时候,差点没握稳把,摔沟里去。
尼玛,这么快?
只要看那细长的身体,就知道这是绰号空中美男子的八爷了,只是……进气道上面有翼板,机翼前缘的襟翼已经放了下来,还有那机翼下面吊挂的又圆又粗的导弹,都说明这款飞机就是己方几个月前才给完成设计的歼八改款。
这么短的时间,歼八居然就给造了出来,而且,居然还飞到了试飞院,这是要做进一步的定型试飞吗?
就算是这样,也没必要心急火燎地把自己给找来吧!
秦亮稳定心神,继续开着偏侉子,进入了试飞院。
此时,那架歼八战机也已经对准了跑道,开始降落,于是……秦亮就直接开上了跑道,骑着偏侉子,和歼八并行开动,这一幕……就像是壮志凌云里面阿汤哥的经典镜头了,只是自己这偏侉子不给力,开不了太快。
歼八在轰鸣声中降落下来,稳稳地停在了跑道末端,舷梯架上,舱盖打开,秦亮就看到了一个……老巴飞行员的面孔?
“各位朋友,你们好!请给我的飞机加满油,我还需要继续飞机。”
“请放心,我们会尽快完成工作的,走,带您去我们的食堂,吃点东西,休息休息。”
秦亮好奇地看着这一幕,然后,试飞院的院长就走了过来。
“秦亮同志,这架飞机是你们西工大帮忙研发的,马上就要飞到老巴那边去准备狙杀米格-25了,所以叫你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嘱托之类的。”
“这还没完成试飞科目呢吧?”
“对啊,还有很多科目没完成,但是,时间不等人啊,这架飞机,只要把导弹送到特定的空域就行。”院长说道:“能否击落米格-25,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根据可靠情报,等阿三陆续接收了全部的米格-25之后,不仅仅会越境侦查老巴,还会越境侦查我们的西部高原地区,甚至还可能会飞到成都。”
八十年代,东方的高原地区,天空是不设防的!阿三有了米格-25之后,肆无忌惮地飞到这里来侦查,最远还真飞到过成都!
现在……不死鸟……咳咳,闪电-20,绝对是最好的米格-25杀手!
米格-25飞到三万米的高空?咱们这导弹飞高抛弹道,也是在这个高度上飞的!早期的不死鸟,高抛弹道是两万八,后来优化了弹道之后,高度就提升到了三万二!
雷达告警接收机?咱们这是主动导引头,不需要后方载机雷达照射,不发射连续波,就不会触发米格-25上落后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对方在高空高速的状态下,也不会轻易改变航向,就和靶机差不多!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现在的导弹已经够用了,当然,咱们会继续改进。”
“怎么改进?”
“将它的指令修正,升级为数据链系统。”
不死鸟导弹使用的是主动雷达导引头,从理论上来说,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但是实际上,由于导引头的最大搜索距离只有二十公里,所以,在飞行的前半程,只能靠惯性飞行,根据目标的飞行姿态来推算预定的拦截点。
如果目标在飞行过程转向,那不死鸟导弹肯定就找不到目标了。
所以,在前段,需要指令引导,载机还会根据目标的飞行情况,及时给不死鸟导弹提供修正航向的指令,这已经算是数据链的雏形了。
“没有强大的数据链系统,就没有办法取得未来空战的胜利,我们的军队要普及数据链,这样,不仅仅是载机能引导导弹,甚至预警机都能引导导弹。”
试飞院的领导们睁大了眼睛,秦亮这思维,果然够跳跃啊,比所有人的眼光都更长远,战机只是导弹载具,发射之后,引导交给预警机?
这还真是够大胆啊!
加油车开到了歼八的旁边,加油员跳到了机背上,在驾驶舱后方的背脊上,打开盖板,塞进去加油枪,这加油的位置,还真是特别。
“秦亮同志,你觉得,空军需要歼八吗?”
“咳咳,我听说,歼九已经开始造原型机了,真是充满期待啊。”
当年,空军看上的是歼九,歼八不过是怕歼九难度太大搞不出来,而做的一个备份而已,可惜,由于国内航空技术落后,歼九还真失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