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歼九的进展如此神速 (第2/3页)
了成都,一部分去了试飞院。”
“做什么了?”
“去成都的,帮忙把图纸转化成实物,准备打造第一架技术验证机,去试飞院的,打造铁鸟试验台,对飞控进行全方面的闭环测试。”
这么快!
秦亮一阵阵的兴奋:“好,我知道了,那我先去试飞院看看!”
看着秦亮离开的背影,赵晓霞有些无奈,自己还想介绍一下狮战斗机的研发进展呢,这首都航空学院的学生,果然都很厉害,只是快开学了,得想个办法,把这批劳动力继续留在咱们西工大才行。
可惜,秦亮不给自己机会啊。
1980年,1月29日。
试飞院,铁鸟实验大厅。
所谓铁鸟试验台,就是建立一个一比一的飞机模型,其他的系统可以不安装,但是,整套的电传飞控必须安装到位,再外接上电力和液压,就能进行实验了!
此时,铁鸟试验台上,一架漂亮的战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机头饱满,上面是气泡式座舱,座舱下方两侧,是三角形的鸭翼,机腹则是矩形可调进气口,在机身后方,是大面积的三角翼,和前面的鸭翼高低错开,看着非常的漂亮,后机身使用了超音速面积律进行修型,看着更是漂亮。
说是歼九的改款,实际上,它已经和后世大名鼎鼎的歼十完全神似了!
看着这个飞机外形,众人都是感慨万千。
全世界,没有一款飞机的外形是这样的!这是东方的首创!
整个飞机,几乎全部都是新设计的,但是……依托西工大,一切皆有可能!
雷达,已经成熟了,发动机,虽然是涡喷,但是在雄猫战机上使用,也很成熟,航电,都是引进马可尼技术自产的,唯一的新子系统,就是这电传飞控了!
“老宋,这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正式开始测试了?”试飞院的领导笑呵呵地说道。
这是611的第一款电传飞控,也是全国的第一款,这么重要的产品,当然要放在试飞院展开测试,也能利用试飞院的技术力量。
宋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还是不甘心地向门口看了一眼,这么重要的时刻,要是能……
噔噔噔……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铁鸟台出来了?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秦亮来了!
宋老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亮子,来,到这里来,就等你了!”
秦亮一阵风地跑进来,看向那漂亮流畅的战机:“嗯,不错,这架飞机绝对会是一架好飞机!”
“嗯,这是咱们611和西工大共同努力的结晶!”
“话说,这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用的是什么芯片?”
三轴,指的就是飞机在天上飞行的三个转轴,包括纵轴、横滚轴和偏航轴。四余度,指的则是随你挑独立的电传操作系统。
电脑死机了可以重启,但是命没了,就没法再重来了。
所以,对飞机的控制来说,必须是多通道的。
常见的是三通道,有三个完全独立的控制系统,这样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三个通道中,有一个通道计算或者传输的指令和其他两个通道的相反,那么,少数服从多数,按照另外两个的来!
它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但是,如果再出现错误呢?
早期的三余度数字电传,会再增加一套额外的液压控制系统,万一再出错,那就切换回液压系统来。
但是,液压系统毕竟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对于静不稳定飞机来说,液压系统还压根没法控制,所以,四余度电传就出现了。
平时工作,就用其中的三个通道,第四个通道备用,等到其中一个通道出错关闭,那就打开备用通道,继续维持三个通道的电传操作,这样就允许出现第二次错误了。
如果出第三次呢?
那就跳伞吧!
出现一个通道错误的概率是很小的,两个通道都出现错误,概率就更小了,飞机从被造出来到退役,也不一定会出现一次二次错误,所以,三次错误没必要考虑。
“飞控用的是8086芯片。”宋老说道:“这也是咱们目前已经吃透的芯片了。”
机载雷达上用,机载飞控上用,这8086芯片,已经变成了万金油的角色了。
实际上,这东西并不合适,毕竟是通用处理器芯片,对飞机来说,专用的DSP芯片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咱们西工大是该动手研究芯片了,也不能让倪老等太久了啊!”秦亮感慨了一句。
后世在芯片领域里被西方卡脖子,让所有人都以为东方芯片技术落后,实际上,落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东方第一个晶体管,第一块集成电路,并不比西方落后几年,到八十年代初期,和西方最多就是两三年的差距。
但是,八十年代,国门打开,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再看看自己家里的破烂货,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造不如买的潮流,芯片厂引进设备,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