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导弹发动机性能太差,得改! (第2/3页)
代足以傲视群雄,那也是因为它起飞之后,就蹿到两万八,甚至是三万二的高空,空气稀薄阻力小,要是直接飞行,最大射程也不过只有四十公里左右,和麻雀没啥区别!
“是啊,除非是先发射到高空,但是……半主动雷达引导体制,又注定无法离开机载雷达的导引波束内……”一旁,另一名612所的工程师开口。
半主动引导体制,导弹的导引头只能接收雷达波,后面的载机得提供雷达照射才行!不死鸟导弹为了飞到高空,用的是主动雷达导引头!自身雷达只要给了目标信息,剩下的就交给自己好了!
“是的,想要提升射程,减小阻力是个办法,所以……咱们能不能把这弹翼切尖,这样可以减小翼展,从而降低空气阻力……”
听到秦亮这样说,在场的空空导弹专家们,都是频频摇头。
“当然不行!导弹有很多指标,不仅仅有射程,还有机动性的要求,咱们减小翼展可以降低空气阻力,但是机动性就差了!”
“是的,翼展小了,舵面上的力矩就小,调整导弹飞行姿态的控制律也得跟着变化,以咱们的技术实力,很难!”
秦亮笑了笑:“数字电路中,调整控制律不难,至于机动性的要求……咱们得从发动机上修改,你们听说过双脉冲发动机吗?”
衡量飞行器机动性,过载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先进的三代机,过载一般都在9G,飞机很灵活,经常会把飞行员拉出红视和黑视来,导弹不需要有人驾驶,不用顾忌人体极限,一般都在30G以上。
不过……这过载并不是全程都能达到的,发射出去的前段距离,火箭发动机还在推动,这个时候有动力的支撑,过载能力很强,等到进入惯性飞行阶段,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导弹速度越来越慢,舵面力矩越来越小,机动性也是越来越差。到最后,不用说30G了,可能10G都达不到。
所以,9G过载的战斗机甩掉30G过载的导弹,并不是神剧里才有的东西。
“双脉冲?啥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