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6章 她要和沈安结婚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6章 她要和沈安结婚吗? (第3/3页)

要看到的效益太过于长远,沈安没有那个信心可以做到。更重要的是他并不是一点私心都没有的认为自己一心只需要做贡献就行了,他开办学校也是想要获取自己的利益的。

    就算是俗,沈安也承认自己是个俗人,名和利,他都想要,他是一气之下下乡的,可不代表沈安真就是稀里糊涂的没有任何私心。

    马背村的村民们确实如同谢宴止所说,他们吃喝不愁,甚至还有富余,在整个边疆来看,马背村都属于数一数二的富饶村庄。

    村里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能通过内部解决,边疆本来就盛产棉花,而动物的毛皮也很充足。

    吃喝不成问题,所以往前发展的意识就很浅薄了,之前沈安过来的时候也惊讶的发现这边的人居然丝毫不重视教育。

    其实这也是人最基本的要素,缺什么才会想到要从某个途径去弥补,对于贫困地区或者配额短缺的城市来说,接受教育和把教育放在第一要素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想要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来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这边的人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无论是教育,还是修路,提出来对于当地人来说很大程度上都是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出钱出力却没有让他们看到切实的利益,实行起来太过于艰难。

    沈安在创办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经历过一次如同泰山压顶一般的艰难了,现在谢宴止提出来的修路在他的眼里就和陨石撞地球差不多。

    再者就是谢宴止所说的“认识不到”,沈安也有切身体会。

    因为没有见到过,所以不明白也不向往。

    就像是在沪市早就已经通了电灯和自来水,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用油灯和自己挑水就能解决,也不算困难,本质上提供的东西也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可是要付出的劳力和财力是巨大的,所以没人想参与进来。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交通的便利不仅仅是使生活化的东西迅速发展,修路只是第一要素,有了便捷的交通,上面很多项目首先会想到的也会是马背村,而很多别的类似于医院,车站之类的地方也会围绕着交通便利,便于聚集人群的额地方建立。

    “我是能想到,可光是想到,然后呢?你想过要怎样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吗?”

    沈安的这个问题也不是空口无凭,他们能想到医院、车站甚至百货商场,可这些对于普通的村民来说就是一句空话,天马行空般的悬挂在天上,看不见,也没有影子。

    怎么说服?又怎么实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