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又是举报,能不能来点新鲜的? (第2/3页)
万亩板蓝根,近千万的回购金额。
任何一个不了解内情的人,看到这个数字,都会觉得他疯了,觉得他是在拿国家财产和乡镇的未来当儿戏。
这顶帽子扣下来,可不轻。
他正思索着,手机又响了起来。
这次的铃声格外急促。
刘清明看了一眼,屏幕上跳动着“领导”两个字。
他立刻拿起来,摁下接听键。
“吴省长。”
“怎么回事?”吴新蕊清冷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没有半句废话。
刘清明把与云州制药厂签订供销合同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他没有漏掉任何细节,特别是那份兜底回购协议。
“原来是这样。”吴新蕊听完,沉默了片刻,“你为什么要签这个条款?”
在吴新蕊面前,刘清明没有任何隐瞒的必要。
“为了让乡亲们能安心种药材,为了让云岭乡能尽快脱贫。”
“详细说给我听。”吴新蕊的声音已经柔和下来。
刘清明组织了一下语言。
“吴省长,上次向您说的那件事,正在慢慢变成现实。”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初,南边可能会有一次比较严重的疫情。到时候,板蓝根这一类的抗病毒中成药,会成为非常紧俏的战略物资。”
“我签这份合同,不是为了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我只是希望,我们能提前做一些准备,掌握一部分主动权。”
电话那头,吴新蕊没有立刻说话。
刘清明能听到她平稳的呼吸声。
过了许久,吴新蕊才开口。
“我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了一下,国外确实有一些关于不知名病毒的病例报告,但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关注。真的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我只是防患于未然。”刘清明说,“就算最后证明,我的判断是错的,反应过度了。也好过因为准备不足,在疫情真正到来时手足无措,造成更大的损失。”
“我们云岭乡的板蓝根,品质是全国顶尖的。与其让这些优质药材烂在地里,不如提前生产成成品药。到时候,无论是供应市场,还是作为战略储备,都有巨大的价值。”
“道理是这个道理。”吴新蕊说,“可是,你现在需要一个能说服调查组的理由。一个过硬的理由。”
“这次省纪委牵头的人,是第七监察室主任李海风。这个人你应该认识,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
“省长放心,我有分寸。”刘清明说。
吴新蕊在挂断电话前,忽然问了一句。
“你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