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曙光到来的高能激光试验 (第2/3页)
疑的关切,身上半新的夹克还带着外面尘仆仆的味道,显然是刚巡视完车间下来,不过依旧不影响他一上来就对着洛珞打趣道。
洛珞赶忙起身:
“张书记?您怎么有空晃到这儿了?快坐。”
他指着角落那张满是图纸的旧沙发,上面还散落着几张演算草纸,草草拢了拢,又随手抹开旁边小几上自己的杯子,发出塑料与金属摩擦的干涩声音。
“有点乱,别介意。”
张云超熟稔地在沙发角落坐下,没理会那点微尘,目光随意扫过墙上复杂的设计图,最后落回到洛珞脸上。
“正好去‘钢印三车间’看看他们弄的新补偿线圈安装进度,顺道过来看看你们这边的情况,听讲你前阵子把李国宝那个爆竹筒子给按熄火了?干得漂亮!”
他眼里满是赞许,眼角堆起几道深刻的纹路。
“运气好,理论推出来,李教授他们实践抓得准。”
洛珞重新给他倒了杯温水,自己那杯浓茶冒着滚滚热气,放在了一边:
“场域扰动那部分模型,后面优化空间还很大。”
“你就别谦虚了,老李是什么人我再清楚不过了,能让他佩服成这样,你还是头一个。”
张云超摆摆手示意洛珞别谦虚了:
“尤其是听说你就离开基地了几天,突然回来就找到了办法,重新设计了新的试验模型,把所里那帮年轻人都看呆了。”
说罢他便大笑起来,想起李教授当时绘声绘色的跟他形容的神情,他就止不住的想笑。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李教授的一头雾水,他大概能猜到洛珞是怎么突然有了灵感,虽然有些扯淡,但……
“你该不会就是在拍那个什么《深空……》”
“深空防线”
洛珞适时接上。
“对,拍那个新电影的时候产生的灵感吧。”
据他所知,洛珞那段时间似乎只做了这么一件事,而根据以往的经验,这应该是最有可能的结果了。
果然……
“思路确实是在那部戏的片场有的”
洛珞轻笑一声没有否认,随即补充道:
“当时项目上进展确实被困住许久了,我本来是想着去放松一下脑子,随便客串个角色玩玩,算上前后耽误的时间其实也就两天而已,谁承想……还真就在片场想到了思路。”
“哈哈哈哈”
张云超闻言再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也就是你啊,换个人跟我说拍戏能对研究产生启发,即便拍的是跟项目有关的科幻片,我也只会当他疯了。”
“那现在激光点火这边也卡住许久了,你没打算再拍个戏啊。”
说着,张云超再次打趣道。
虽然开玩笑的角度巨多,但也不无认真的成分。
他虽然不是科研一线的人员,但对很多项目的了解不比任何一线人员低,最清楚有时候搞实验是十分讲究玄学的。
比洛珞在片场有思路更离奇的事他都见过。
隔壁搞重离子加速器的那个组,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次关键实验前启动设备前五分钟,必须让操作员吃半片绿豆糕,缺一片多一片都不行。
你说神不神?数据跑得最顺那几次,还真都是吃了糕片的时候。
现在他们组备料室冰箱里,常年冻着绿豆糕,项目经费里都单列了一项‘糕点消耗’。
就连他们项目上也有类似的事情,周建军教授团队,每次启动那个强磁场液态金属实验回路前,全组人必须在设备主机上,从东到西,依次拍一遍,不能多拍也不能少拍。
他们管这叫‘唤醒仪式’,说是给金属‘按摩’、‘通通气’,其实就是找个由头让每个人参与一下,紧张感轻一点,动作更到位。
别说,自从弄了这个‘仪式’,操作失误率还真降了些。
还有更普遍的——笔的颜色!
沪上光机所激光调试那会儿,有位老专家,只用一种特定型号的、早就停产的紫红色荧光笔在图纸上画关键参数标记。
他说这颜色跟他年轻时突破那会儿用的一模一样,是‘幸运色’。
他们整个组被带的,凡签关键文件、记录重要节点时间,都用那种颜色,托人全国搜刮存货,当宝贝似的分着用。
像洛珞这种一到片场就有思路的情况,完全不算太奇怪。
“哈哈哈,看看后续的进展吧,要是十一之前还不能通过试验,我说不定还真会试着再拍个戏找找灵感了。”
洛珞闻言倒也没有否认。
按照目前的试验进度,十一是他留给自己最后的时间,如果在这之前不能完成,恐怕会影响最终的点火时间,导致任务没法完成。
所以,到时候为了尽快完成聚变工程,即便是再次麻烦那些安保人员也只能说声辛苦了,他肯定是要再去趟片场的。
“好”
张云超先是应了一声,随即话题突然轻巧地一拐:
“说起电影,我来之前路过几个宣传档,看到电子屏还在闪《流浪地球》票房破38亿的海报截图,啧,那数字,够给我们整个工程前期烧的。”
他比了个打火机点钱的动作。
“结果说下就下了?排片正火着吧?我那个上中学的外甥,闹着要三刷都没买着票。”
洛珞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随即微微笑着说道:
“嗯,是我让下的。”
“哟?”
张云超浓眉一挑,身体微微前倾,露出“果然另有隐情”的了然神色,“怕风头太劲?树大招风?”
洛珞轻轻晃了晃杯子,茶梗无助地打了个旋。
他抬眼看向基地窗外,巨大的试验台架在阳光下投下沉重的几何阴影。
外面是基地为保障工程而进行全封闭实验的无窗厂房,墙体厚重得足以隔绝外部的所有喧嚣。
“电影,就是个‘说书人’。”
他语速慢了下来,带点疲倦后的清冷感:
“现在这书,太多人忙着往里塞‘私货’了……博物馆参观取消改包场,工厂车间当安全规程教育片……我那天,看到份通稿……”
他指尖敲了敲太阳穴,苦笑一声:
“说让结合影片精神,深挖产能潜力,为国家科研事业备好每一块高质量钢筋。”
张云超“噗嗤”乐出了声,随即又赶紧绷住,手指点了点洛珞:
“你小子,净说实话!是有点像,搞科研要紧,惹这麻烦干啥,好片子,点到即止,见好就收,不错!”
他语气里的欣慰更多是出自一种保护性考量,官场沉浮几十载,他深知风口浪尖的利弊。
聚变工程浩如烟海,需要的不是风口浪尖的浮沫,而是波澜不惊的深潜。
他话音一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